毛主席扬长避短的用人之道

2023-10-15 650 0
作者: 吴继金 来源: 党史博采

  毛泽东深知人才“长短”的辩证法,他曾经说过:“一个人,才有长有短,性情习惯有恶点亦有善点,不可执一而弃其一。”毛泽东在运用干部时善于充分运用人才的长处,并且长短搭配,用人之才,补人之短,力图组织最佳的人才结构,从而真正做到了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所说的那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1959年4月,著名学者、书法家沈尹默先生曾赋诗云:“不知老至共开怀,长短随人各尽才。”可以说是真切地概括了毛泽东用人之道的真谛。

  一、用人之长

  三国时期名臣诸葛亮曾说过:“因人之势以伐恶,则黄帝不能与之争威矣;因人之力以决胜,则汤武不能与之争功矣。”毛泽东常常因事择人,因人成事,用人之长,最大限度地发挥干部的长处,使其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的奠基人之一朱瑞,1939年曾担任中共山东分局书记。1945年6月,中央任命朱瑞担任军委副总参谋长。但朱瑞却找到毛泽东,要求去从事炮兵工作。朱瑞曾在苏联炮兵学校学习过,对炮兵比较熟悉。毛泽东非常看中朱瑞在炮兵建设上的能力,且赞赏他不计较个人权位的品德,于是任命他为延安炮兵学校的代理校长。日本投降以后,朱瑞率领炮兵学校迁往东北。经过他的积极努力,东北部队不久即组建了10个炮兵团、6个炮兵营和20多个独立炮兵连,这些部队在历次大的战斗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1946年10月,朱瑞被任命为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1948年,东北炮兵已发展到16个团,且拥有4700余门火炮,为辽沈战役的胜利立下了大功。与此同时,朱瑞领导的炮校也给其他军区输送了几百名干部,为全军的炮兵建设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从而使炮兵成为党的军队中一个重要兵种。“曙光已现将军去,长使英雄泪满襟。”朱瑞是东北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牺牲的最高级将领,牺牲后,中共中央致电悼念:朱瑞同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炮兵建设中功绩卓著,今日牺牲,实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之巨大损失。

  ◆1945年,毛泽东与朱瑞在延安合影。

  毛泽东用人之长的另一个典型案例是对刘伯承的改任。1950年初,中央军委决定创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此时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职务的刘伯承闻讯后给毛泽东写信,请求辞去现职,去主持军事学院工作。毛泽东很快复信表示同意,因为他是了解刘伯承的军事教育才能的。刘伯承曾在苏联高级步兵学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过。他一向主张“治军必先治校”,在他率领的部队中,经常办有轮训队、随营学校和军政学校。在中央苏区和长征途中,他还担任过中央红军学校校长、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军大学校长。所以,让他担任军事学院院长一职再合适不过了。刘伯承在这一职位上干了七年之久,培养了一大批新型的军事干部,推动了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和正规化。毛泽东高度评价了刘伯承所做的这一开创性的工作,认为他对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1952年春天,毛泽东到南方视察,听了刘伯承军事学院的汇报,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延安有个清凉山,南京有个紫金山。”毛泽东以南京比延安,以军事学院比“抗大”,是对刘伯承创建的军事学院的极高赞誉和勉励。1955年9月,刘伯承因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和贡献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查看余下7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