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毛主席讲“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原编者按:1.要时刻注意划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要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自己人搞得多多的。
2.纠错误是为了改错误,批评是为了团结,目的手段搞混了,队伍就要出问题。
3.同志之间既不能纵容错误,要以严格的态度批评其问题,但也不能上升到对个人的攻击和打压,成了为了批评而批评。批判错误是为了帮助同志改正,达到进一步的团结,而不是为了打倒同志、分裂队伍而批判。
对于党内犯有错误的人,毛主席是一直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套策略的,从毛主席在四二年发表《整顿党的作风》到晚年,一直没有变过。这套策略在建国后继续运用到了解决人民群众内部的非对抗性矛盾中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是一套良好的方针。
那究竟什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什么采用这套方针?这套方针好在哪里?
一、什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里写道:
对以前的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讲情面,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批判过去的坏东西,以便使后来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这就是“惩前毖后”的意思。但是我们揭发错误、批判缺点的目的,好像医生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一个人发了阑尾炎,医生把阑尾割了,这个人就救出来了。任何犯错误的人,只要他不讳疾忌医,不固执错误,以至于达到不可救药的地步,而是老老实实,真正愿意医治,愿意改正,我们就要欢迎他,把他的毛病治好,使他变为一个好同志。
我们应当承认,没有人是不会犯错误的,在一位同志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应当做的就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或者说是“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如果只看不帮,抑或是幸灾乐祸,这就是犯了宗派主义的错误。我们对待有错误的同志,不应只看,而且更要去主动帮助他改正错误。
二、为什么要采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策略呢?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开始是在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五年上半年的整风运动。在当时,党面临着抗日战争与即将到来的国内战争。从二一年建党到四五年七大以前,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完全没有统一过,先是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后来是三次“左倾”机会主义,学派很多,各搞各的。统一党的思想变为了头等大事。整风运动的三年半里,个人写笔记,看文件,讲自己的思想,最终在七大召开前,和风细雨的完成了党内思想的统一。让中国共产党真正的团结了起来,最终完成了全国胜利。
在组织内,我们以团结为主,而不是分裂,这就是为什么要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在中共史上,也有一个反面教员,这就是左倾教条主义者对待党内斗争的时候采用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这个方针不是从团结的基础上出发的,是从斗争的基础上出发的,一斗势必把事情都乱,不可收拾,那谈何党的团结?那是团结好还是分裂,乱套好呢?当然是团结,因为互不为敌嘛。一般来说,同志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若处理不当,才可能变为对抗性矛盾,酿成某些同志叛变,反革命的情况。既然我们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是同志与同志之间,是组织内部的矛盾,那就不能用对待敌人的办法去对待同志。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