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主席诗词《贺新郎•读史》,就读懂了历史唯物主义
毛主席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伟大的诗人。他不仅深刻理解和掌握了中华诗词文化,而且深刻理解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所以,主席的作品不仅在形式上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诗词文化,而且在内容上展现了深邃的马克思主义真理。所以,古今中外,所有诗词歌赋之中,唯有毛主席的词——《贺新郎•读史》深刻、清晰、简洁、全面的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真理。如果真正读懂了主席这首词,就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和改造人类社会的最根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我争取用本文对主席这首万古绝唱的历史唯物主义内涵做具体解释。
《贺新郎.读史》:“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毛泽东年谱(1949~1976)》1964年,七十一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体现了什么?体现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产生原因的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归根结底从人类的生产劳动中产生。“几个石头磨过”,也就是制造生产工具的生产实践,是人类特有的物质劳动。生产实践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也就是“人猿揖别”的标志。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体现了什么?体现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从“几个石头磨过”到“铜铁炉中翻火焰”的过程,就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也会变化,社会也会由于生产关系的不同而被分为各个时期。所以,人类历史上就会出现社会发展时期划分,出现“为问何时猜得”。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形式、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马克思:《致帕维尔·瓦西里耶维奇·安年科夫》)值得注意的是,公木同志在解读主席写的这句“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的时候说,主席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中国史学界内部争论古代中国什么时候从奴隶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但是在主席看来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这不过是几千年的问题罢了。“几千年”在主席看来都没什么大不了,可见主席作为无产阶级大政治家超迈古今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