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到底打得多久”,毛主席在八角楼写了两篇著作来回答

2021-05-28 4835 0
作者: 海华 来源: 《求是》

  “天上的北斗亮晶晶,八角楼的灯光通通明。毛委员就是那掌灯的人,照亮中国革命的万里程。”《八角楼的灯光》这首歌1928年就开始在井冈山地区传唱。

1.webp (13).jpg

  图为八角楼陈列的两本著作肖颖/摄

  八角楼位于井冈山茅坪村,毛泽东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期间经常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因为屋顶有一个八角形的天窗,故称为“八角楼”。

  在八角楼,毛泽东当年借着清油灯一根灯芯的微弱灯光,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

  这两篇著作第一次提出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革命红色政权的思想,成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发端,指引中国革命万里程。

  这两篇著作的背后,是毛泽东“上山”的心路历程。对毛泽东来说,“上山”这条路是被迫的,是艰难的,也是积极努力的探索。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以前敌委员会书记的身份在湖南发动了秋收起义,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起义后按上级要求攻打长沙的计划严重受挫。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把部队撤到浏阳文家市。摆在毛泽东面前的严峻问题是:把剩下的人带到哪里去,中国革命向何处去?

  在讨论工农革命军去向问题的前委会议上,毛泽东说服大家放弃继续攻打长沙的计划,带着队伍转向敌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求落脚点,以保存实力,再图发展。

  这是中国革命从攻打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的一个转折点,史称“文家市退兵”。

  毛泽东带着队伍,走上崎岖的山路,来到了井冈山,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但上山这条路走得很突然,许多人思想一时转不过来。

  弱小的红军经常面临敌军频繁的军事“会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井冈山斗争遇到了极大困难。加上“左”倾盲动主义思想的影响和干扰,1928年根据地遭到了三月和八月两次失败。

  不少人感到革命前途渺茫,南昌起义失败了,秋收起义失败了,广州起义也失败了……井冈山能待下去吗?“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不断出现。

  为从理论上阐明中国革命发展的道路,毛泽东观察形势、总结经验,深入研究思考红色政权理论。山沟沟里的夜晚,八角楼上亮起了一盏灯,毛泽东坐在油灯前通宵达旦奋笔疾书。

  1928年10月,毛泽东为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起草了会议决议,《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就是决议的一部分。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查看余下4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