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延安整风看毛泽东的领导艺术和智慧,把批评和自我批评结合起来,是他的一大发明
毛泽东领导的延安整风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这次整风,确立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延安整风所以成功,与毛泽东的领导艺术分不开。
掌握时机
在恰当时机解决重大问题,是毛泽东的重要领导艺术。他领导延安整风就展现了这种领导艺术。整风之前,我们党在艰辛探索中走过了曲折道路。先是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给革命造成重大损失,接着“左”倾教条主义长期影响党并且导致党和红军遭受重大损失。经历了这些的毛泽东迫切希望清算机会主义。但他认识到,解决这个重大问题,需要时机成熟,而时机成熟要具备几个因素。
时间和环境因素。党内形成机会主义决非一朝一夕,要清算机会主义,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讨论,这就需要相对稳定的环境。遵义会议前,刘少奇等人曾提出这次会议要解决政治路线问题。毛泽东不同意。原因就是当时党和红军仍然处于敌军的围追堵截之中,尚未脱离险境,不允许全党坐下来用较长时间进行学习和讨论。为此,毛泽东做了许多说服工作。最后,遵义会议只解决了最为迫切的军事和组织问题,没有涉及思想理论、政治路线问题。长征结束后,党和红军到达陕北,但仍未完全脱离险境,蒋介石不断催促在陕北的国民党军“进剿”红军。全面抗战后,共产党主要任务是创建敌后根据地,粉碎日军军事进攻,仍然没有相对稳定的环境和较长时间学习讨论。
◆1940年,毛泽东在延安留影。
思想认识因素。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急迫需要解决的组织和军事领导问题,但“左”倾机会主义的思想并没有受到根本触动,在党内影响还很大,党内领导干部总体上思想认识水平还不高。即使是对军事路线问题,党内也并没有达到完全统一。在遵义会议上,就有人向毛泽东叫板,说毛泽东的军事方针不行,是照《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打仗的。长征途中,还发生了张国焘否定毛泽东北上方针,以致最终分裂党和红军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想通过党内整风解决思想理论等重大问题的时机还不成熟。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共产国际的态度如何,对解决党内重大问题,可以说起决定性的作用。毛泽东对此有过经验。1940年12月,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曾提出否定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左”倾政治路线问题。但长期与敌人进行你死我活的军事斗争,使党内和人民军队内笼罩着一种激进气氛,更重要的是,当时党内多数人还停留在必须执行共产国际指示的思想认识水平上,这使教条主义在党内有生存的土壤,毛泽东的努力没有完全成功。这让毛泽东认识到,“左”倾机会主义思想在党内影响还很大的情况下,必须耐心等待,通过进一步实践发生的事实触动和教育干部,使多数人发生认识变化。在此之前,通过党内整风解决思想和政治问题的时机还不成熟。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