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1972年的论文:《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抗疟中草药工作》


  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为祖国争光,为中医争光,为共产党员争光,也为毛主席争了光!

  一、靠毛泽东思想起家

  2015年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在瑞典发表题为《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的演讲。这次演讲,屠呦呦在全世界媒体面前公开大胆引用了毛主席的指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这次演讲,他更是以极大的热情讴歌了毛时代:“今天,我再次衷心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没有大家无私合作的团队精神,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

  屠呦呦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那个火红年代,归功于党和国家的信任和支持,归功于中国科技界的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同时期望全球抗疟工作者共同努力解决疟原虫对于青蒿素和其他抗疟药的抗药性问题,充分展现了一名85岁的老科学工作者对自己所从事的医药科学事业的无私奉献、高风亮节和倾心关注、更高追求。

  屠呦呦高度信服毛主席对中国医药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早在1972年3月,她以研究小组代表身份报告了青蒿中性提取物的实验结果,论文题目是:《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抗疟中草药工作》,掀起了全国对青蒿抗疟研究的高潮。

  在医学战线是这样,在工业战线又何尝不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巨大成就呢?1964年周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庆油田的建设,“是学习运用毛泽东思想的典范。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两论起家’,就是通过大学《实践论》和《矛盾论》,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研究、解决建设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

  我们的农业战线,我们的各行各业其实都可以和毛泽东思想相结合。毛时代27年的伟大成就,足以证明毛泽东思想的威力!

  二、物质刺激还是自觉自愿?

  上个世纪60年代越战中,三分之一的士兵染上疟疾,越南向中国求援。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亲自指示下,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旨在找到具有新结构、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

  屠呦呦所在的科研组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具体业务领域又以现代科学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为指针,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研制380多个样品,特别结合古代用药经验,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

  后又经大量提取药物,安全性实验及自身试服后于1972年,1973年分别就有效部位和青蒿素单体,抗疟新药—青蒿素由此诞生!

查看余下5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