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远:毛泽东开展调查研究的五种方法

2023-04-24 1340 1
作者: 徐中远 来源: 昆仑策研究院

  毛泽东是我们党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毛泽东多次说过:“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打仗也是这样,凡是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他的调查研究与众不同,具有独特的方法。

  (一)了解群众的第一步,应当是“察言观色”

  1943年冬,鲁中区委书记江华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毛泽东见到他后,询问起山东和沿途见到的群众生活情况。江华汇报说,一路走马观花,没有深入了解,只看到一些表面现象。毛泽东因此教导说:我们的干部,每到一个地方,要察言观色。察言观色,就是看老百姓吃得怎么样,穿得怎么样,脸色怎么样,情绪怎么样,通过这些现象的观察,就了解到了群众生活的基本情况。当然,这还是不够的,但了解群众的第一步,应当是察言观色。江华晚年由衷地说,毛主席的这番教导使他受益终身。

  1928年1月5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进了遂川县城。城里家家户户关着门,没有一个人影。当时小街上住着一个老头,他的儿子和媳妇听信白军的谣言,都进山藏起来了。这个老头因腿部伤肿,来不及走,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着,已经两餐没有饭吃了。门被推开了,有人走近他轻声轻语地问:“老伯,你好哇!”老头诧异地睁开双眼,问道:“你是什么人?”毛泽东亲切地说:“大伯,我们是工农革命军。”他一边说,一边观察老头的神色与腿伤,发现伤口红肿化脓,便叫一个战士弄来一撮盐,泡水给老头洗伤口,又叫一个战士拿来一小袋米,为老伯熬粥。老伯非常感动,便把满腹话语向毛泽东倾诉,并表示要把藏在山上的儿子和媳妇叫回来,把左邻右舍喊回来。

  1933年4月,临时中央政府从瑞金叶坪迁到沙洲坝。一天傍晚,毛泽东看到一位老伯从池塘里挑来的饮用水很不干净,并了解到多年来村民们吃水一直很难。第二天一大早,毛泽东便到村里村外察看,思考着把乌鸡岭下的泉水引进村子里的办法,然后组织干部战士用大楠竹做材料,铺设了一条简易的水管,暂时解决了饮水的问题。之后他又继续带着区乡干部和红军战士,跋涉几十里去寻找水源,亲自勘定了章义坑、峨公坑等几个水库坝址。同时又从民众生活长远着想,决定在村里打井。后来乡亲们在井台上竖起一块“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纪念碑。

  【沙洲坝“红井”】

  (二)通过身边警卫人员搞调查研究

  1955年5月14日,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庭院里接见了中央警卫局干部大队一中队全体指战员。毛泽东亲自给他们下达了一项任务:增加一项调查工作。

查看余下6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