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送子上“劳动大学”

2023-07-16
作者: 王 健 来源: 党史网

  1946年1月7日,毛岸英随同为毛泽东治病的阿洛夫和米尔尼克大夫回到延安。毛泽东见到了阔别19年的儿子,心情和身体一下子好了许多。儿子回到身边,他虽然高兴,但却没有让儿子住在家里,而是让他住在中央机关,和同志们一起上大灶食堂吃饭。人们更没有想到的是,毛泽东没有让自己的儿子一回国就在中央机关工作,而是把他送到农村。

  一天下午,毛岸英来到王家坪,向父亲汇报在国外学习的情况。毛泽东坐在对面仔细地听着,不时点点头,然后,望着儿子白中透红的脸庞,想了一会儿说:“莫斯科大学毕了业,但学的都是书本知识,你还需要进另一所大学。这所大学,外国没有,它叫“劳动大学”。在那里能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这所大学毕了业,才算真有知识。”

  毛泽东说的“劳动大学”就是到农村去,通过参加生产劳动,磨炼意志,了解中国实际。那么送他去哪里上这所“劳动大学”呢?他想到了吴家枣园。毛泽东对儿子说:“我已为你请好了一位老师。”这位“老师”叫吴满有,是陕甘宁边区有名的劳动英雄。

  他对毛岸英说,延安虽“土”,但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到处都有“真人”,不要显摆自己,要虚心向他们学习。现在惊蛰刚过,农民又要开始辛勤地耕耘了,正是你学习的好机会。种庄稼的学问很深,你就去吴满有那里好好学习吧!

  清明节后,毛泽东再一次在王家坪与儿子进行了长谈。嘱咐了3件事情:你过去吃的是面包牛奶,回来要吃中国的小米,可养人喽。你到了农村见了年纪大的,要叫爷爷奶奶,年纪轻点的,要叫叔叔婶婶,和你年纪一般大的,要叫同志哥,千万不能喊别人的名字,别没大没小的。农村是有虱子的,见了也别怕,有水就多洗几次,没水就多捉几次,慢慢就会适应。

  毛泽东把儿子介绍给吴满有,说:“我现在给你送来一个学生,他住过外国的大学,没住过中国的大学。现在就去你那里上‘劳动大学’,你就是他的老师!”

  儿子临行,毛泽东把自己穿了几年的一套粗布衣服送给他,又叮咛说:“什么时候有了你自己劳动的果实,老师和乡亲们满意了,你就可以毕业回来了。”

  从王家坪到吴家枣园,足有30多里路。到了“劳动大学”,毛岸英第二天就跟吴满有“上课”了。第一课就是上山刨地,他学着老农的样子,穿着单衣,打着赤脚,抡着老锨头,使出全身的劲,追赶着老农干,两只手全打起了血泡。

  在农村这所大学里,毛岸英虚心拜老农为师,听从他们的教导,坚持同吃同住同劳动。吴满有对自己的这位学生特别喜爱,教得也十分认真,从送粪、耕地、点种、锄草、分茁到收割、碾打一套活路,一件件地手把手教。开头几天,毛岸英真有些不习惯,晚上躺在炕上全身骨头像散了架。但一想起爸爸的谆谆教导,毛岸英又浑身来了劲,他咬着牙坚持着,很快就适应了。

  随着季节的变化,毛岸英先后学会了吆喝毛驴送粪、犁地、播种等农活,他处处拜农民为师,和群众打成一片。谷子熟了,玉米熟了,秋收完,种上小麦,一切农活停当后,陕北高原又进入隆冬季节,毛岸英回到了毛泽东身边,向他汇报上“劳动大学”的情况。毛泽东听后非常满意,对他说:“噢,你学得还不错,很有成绩,白胖子变成了黑胖子。以后还要坚持劳动,坚持锻炼啊!”

  蒋介石攻打延安前,毛岸英“大学”也毕业了。他离开吴家枣园时,村干部和男女老少同来送行,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和他朝夕相处的乡亲。通过上“劳动大学”,毛岸英不仅学到了农活技术,更重要的是了解了农村,熟悉了农民,培养了同劳动人民的感情,成长为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

  (来源:《党史信息报》2023年4月26日第8版,文章摘编自《红色延安的故事》)​​​​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