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忠武:近现代中国史的密码和毛泽东的成功之道
常言道,当局者迷,又言道,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身处近现代,反而看不清其真面目。有鉴于此,在解读近现代的中国史时,如何才能揭示其时代的密码?只有解开了密码,才能真正理解毛泽东何以能崛起,并且在他带领下,中共何以能得天下、治天下。
笔者以为,要做到这点,必须把握中国近现代时代的下列几个突出的有异于前次历代的时代特点:一是近现代的中国(1840-至今),被迫与时间竞赛,被迫加速前进,否则将不断沉沦挨打、挨骂;二是被迫彻底扬弃落后的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接受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三是在西方英、法、德、俄的工业文明中,审慎地、深思熟虑地,选择了欧俄的马列主义的社会主义工业文明。
这三大特点,都是在艰难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不是苦思冥想、闭门造车形成的。
相较于中国历史上数千年来所面对的落后的游牧文明的挑战,中国近现代文明头一次面对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中国农耕文明在与西方工业文明的较量中,不论如何回应,都黔驴技穷,都以彻底的失败告终,最终被迫不得不屈辱地放弃天朝、中国中心观的世界观、历史观,承认落后,转而彻底否定自己,拆了孔家店这座神圣的文化思想殿堂,暂时权宜地接受西方的欧洲中心史观或西方中心史观。
这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承认儒道文明落后。但在放下身段,承认不及西方工业文明时,不是无原则的盲从,而是在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李大钊、陈独秀等,经过深思熟虑比较研究后,明智地选择了欧俄的社会主义文明, 作为师法的楷模,所谓“走俄国的道路,向俄国学习。”
所谓中国近现代与时间竞赛,是说相对于前几段的中国文明的转型,例如春秋战国、五代十国、明末清初的转型而言,都经历了好几百年,春秋战国的转型花了五六百年左右,以下的几段历史也花了二三百年不等。
然而,近现代中国文明这个时段的转型,尽管极其复杂曲折艰辛,竟然在相对较短的一两百年内完成,实在是一个奇迹。无疑,这是因为在赶超西方文明的时间重压下,不得不甩掉老祖宗打造的文化遗产,拼了老命,加速赶超。
其次是,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在游牧文明数千年来长期的挑战下,都能有惊无险,安然无恙;甚至在被征服后,游牧文明虽然不断尝试按其模式改造农耕文明,结果反被同化为儒道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从而使士人陷入儒家文明至上、天朝无双、盲目自大的文化自信和优越感。
然而,当近现代中国的农耕文明被迫进入世界文明的轨道时,在各个方面,完全不敌西方工业文明;不断的挫折、失败、羞辱,以致到了张之洞所谓的“国亡、族灭、教毁”的危境;最后终于在1900年的庚子之役,中国农耕文明彻底崩解,从此被迫毫无保留地进行文明重构,以求适存于世界大国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