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1)
上面这幅照片,是当年坚守在上甘岭阵地的战士们对着手里的毛主席照片宣誓:“请祖国和人民放心,请毛主席放心,人在阵地在!”
时任志愿军十五军军长的秦基伟将军,是上甘岭战役的主将,他有一部回忆录,其中有专门章节总结上甘岭战役。秦基伟将军从七个方面总结了上甘岭战役取胜的关键,其中第一条就指出:上甘岭战役的胜利是毛主席英明的战略指导思想的胜利,是志司、兵团贯彻毛主席制定的“持久作战,积极防御”方针的胜利。
不仅仅是上甘岭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的整个胜利都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毛泽东战略指导思想的胜利
任何人都不是天才,毛主席也是从秋收起义开始,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磨炼,毛主席早已成长为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和战略家,这是中国人民的“幸运”。
1、毛主席的战略预见性
科学地进行战争预测,预先进行战略准备,这是战争取胜的重要基础。毛主席在中共七大的结论中总结道:“坐在指挥台上, 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着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
1950年6月朝鲜内战刚刚爆发,美帝国主义旋即派出海军第七舰队悍然入侵台湾海峡。高度关注朝鲜局势的毛主席立刻洞悉了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略意图,他在6月28日指出,美帝国主义既然向我们侵略挑衅,我们就不能不加强军事准备。毛主席还通过外交渠道,多次提醒金日成,美国会对朝鲜内战进行武装干涉,却得不到金日成的重视。毛主席只能在7月中上旬指示就组建东北边防军进行部署,以部署在中原地区的作为国防机动部队的第13 兵团等部队共25万多人组成东北边防军,担负保卫东北边防安全和必要时援助朝鲜的任务。
毛主席对朝鲜战争战略形势的深刻分析和战略判断,为最终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奠定了理论基础。毛主席后来谈道:“战争开始后,我们先调去3个军,后来又增加了两个军,总共有5个军,摆在鸭绿江边。所以,到后来当帝国主义过‘三八线’后,我们才有可能出兵。否则,毫无准备,敌人很快就要过来了。”
2、毛主席的战略魄力
对于中国是否出兵援助朝鲜,毛主席基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划了一条“界限”,他说:美帝国主义如果干涉,不过“三八线”,我们不管,如果过“三八线”,我们一定过去打。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