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公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020-01-09 1902 0
作者: 张振宇 沈蓓绯 来源: 《毛泽东思想研究》

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公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周恩来是我们党和国家功勋卓著的伟大领导人,毕生都致力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他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公仆理论,为保持干部队伍廉洁奉公、服务为民做出了艰辛探索,形成了丰富的公仆思想和干部队伍建设思想,成为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伟大”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重视思想改造,强化公仆意识

  马克思通过考察巴黎公社认为,公社本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政府,因此,

  【“旧政府权力的合理职能应该从妄图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那里夺取过来,交给社会的负责的公仆。……为组织在公社里的人民服务”[1]。】

  在这里,马克思明确表明了无产阶级革命政权中社会公仆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列宁同样强调苏维埃必须是代表工农群众利益的革命政权机关,指出:

  【“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2]】

  列宁清楚地看到了社会公仆只有为人民服务,才能保持革命政权。针对革命胜利后,一部分党员干部思想松懈的情况,列宁敏锐地指出:

  【“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实行,那些最不坚定的经不住考验的党员发生蜕化变质的危险在日益增长。”[3]】

  列宁认为必须首先对广大党员干部加强思想教育以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并将此视为一场无法回避的残酷斗争,

  【“是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方式、两种形态、两种经济的军事较量”[4]。】

  列宁一方面认为必须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一方面又特别强调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改造。他亲自参加并推崇“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在他看来,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是为人民进行的无报酬的自觉自愿的劳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加这一劳动并在其中考验自己、锻炼自己,对于提升觉悟,自觉抵制和清除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具有重要意义。周恩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公仆为民服务的宗旨和重视思想建设的理论,明确提出了党的各级干部要服务人民,改造思想,永不忘本。

  早在五四时期,周恩来就提出了“革心”和“革新”的口号。革心就是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革新则是要改造客观社会,二者辩证统一。周恩来认为只有首先改造主观世界,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革命理论武装自己,代表劳苦大众的利益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从而改造旧社会建立属于人民的新社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鲜明地指出,

查看余下9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