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马克思主义革命者王锡疆


  今天是11月22日,我和央视六套编导郝理新、冀中红色文献展览馆馆长高玉辉一行来到河北省高阳县利家口村戴培元广场瞻仰烈士塑像。96年前的今天,戴培元在反对军阀的游行中,为掩护战友被军警毒打牺牲,年仅20岁。李大钊同志亲自叮嘱共青团北京市委书记杨景山为王锡疆治丧。杨景山将将王锡疆遗体收敛好,寄柩于北京,后运回老家高阳县利家口安葬。

  王锡疆1919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在五四运动影响下开始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1920年10月,在邓中夏领导下,建立共青团。1921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保定第一个共产党员。驻保定直鲁豫巡阅使曹锟看到部下截获的《社会问题研究会章程》中有“无产阶级专政”,“布尔什维克”字样,批示“严拿惩办,以清匪徒”并以“宣传赤化”罪名下令逮捕寄发邮件的育德中学学生王锡疆。

  在北京国民党里工作的王锡疆的大哥王锡孚,见到王锡疆被通缉的报纸,就急忙跑回高阳老家利家口,与父亲商量出一个万全之策,把王锡疆弄回老家,给他娶个漂亮媳妇,拴住他的心,不再去保定惹事生非,挑了本县付家营村一个姓李的人家订了亲。

  被骗回家的王锡疆对一听娶媳妇,一万个不愿意,威逼之下,他提出要带新媳妇去陪读的条件,父应允。新婚之夜,夫妻双方第一次见面,互通了姓名、年龄、身世。新媳妇名叫李秀思,身材匀称,面目俊秀,早年念过私塾。谈吐中不失大家闺秀之风,二人彻夜长谈,李秀恩发誓愿陪伴王锡疆去陪读,为他奋斗的事业做贤内助,这对典型的先结婚后恋爱的夫妻,第二天便向全家辞别,老父无可奈何,望着儿子和儿媳的远去的背影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1922年5月,他和张毅先代表保定团组织出席了在广州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回保定后,王锡疆主持保定市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工作,在育德中学礼堂召开了全市团员大会,吸收学生进步社团的负责人参加。会上,王锡疆传达了团代会的六项决议案精神,选出了保定社会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会,王锡疆当选为执委会书记。保定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发展、壮大、为保定的建党在思想上、组织上、干部上准备了条件。

  1922年底,王锡疆介绍安志诚、杨其刚、戴培元、陶永立、张廷瑞、张培泽、王其彭入党,在育德中学建立党支部,王锡疆任支部书记。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保定地区的第一个支部。

  1923年9月,王锡疆考入北京大学,协助赵世炎负责党的宣传工作,介绍杨景山入党,在李大钊的身边从事革命活动。他的妻子李秀思虽不懂很多革命道理,但相信丈夫从事的工作是正义的。她既为王锡疆日夜奔波劳碌忠于党的事业所感动,又为丈夫的安全担心。她为丈夫特意做了一件反正可穿的别致大褂,紧急关头可变换颜色迷惑敌人。当时党的经费非常紧张,党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很苦,李秀思操持家务从不让丈夫费心。有时进行革命宣传活动需要印刷宣传品时,李秀思典衣卖物帮助筹钱款,甚至把自己的衣服也送进了当铺。她与住一起的中共北方区委妇女部长只有一条裙子共用。王锡疆牺牲后,李秀思带着出生的儿子澍营,从此在利家口当了农民。

查看余下3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