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悼邢燕子

2022-04-07 2004 0
作者: 狂飙社 来源: 狂飙社

  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的各个行业都处于百废俱兴的状态,人民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证。

  为了尽快地改善现状,在政府的号召下,无数的有志青年自发地奔赴生产前线,目的就是帮助人民尽快地解决生活上的难题。

  邢燕子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100位感动中国人物其中之一的女青年,一生致力于乡村的建设工作,为国家的生产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无论是最初回到农村,还是在今后身居要职,邢燕子的初心从未有过丝毫的改变,她为国家的生产所作出的贡献更是感动了亿万同胞。

  这位上世纪的女青年——邢燕子凭借着多年的努力,她的事迹被作为榜样传播在大江南北,更是两次荣登《人民画报》。

  画像上的邢燕子面带笑容,穿着自己的工作服,虽然并没有明星那般精致的面容,却是彼时全国劳动人民的学习模范。

  01 逆行之路,感动全国

  邢燕子出生于1941年,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因此她的童年是在爷爷的照顾下度过的,直到年龄稍大的时候,才被父母接到了北京。

  17岁的邢燕子正处于初中毕业时期,她的父亲是当地的一家工厂的副厂长,因此她可以选择自己生活条件的权利,可她却离开了城市,坚持要回到农村老家。

  彼时的她回到农村的原因十分简单,就是希望能够照顾自己的爷爷,并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双手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身在北京的父母本想着她在农村待两天就会受不了落后的生活条件,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邢燕子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脆弱。

  更是在今后的日子中成为了老家劳动人民心目中最好的学习榜样。

  在邢燕子回到农村的前夕,落后的生活条件给邢燕子带来了很大的触动,从来没有干过农活的她更是在生产队中帮不上什么忙。

  老家的农民最终只能将厨房里面烧火的工作分配给邢燕子,她更是在最初没有经验,从而在厨房闹出了不少的笑话。

  但好在彼时的邢燕子正值学习的大好年华,原本什么都不会的她很快便掌握了一些门道。

  几天之后,煮粥都不会的邢燕子已经能够做一些家常便饭,虽然味道算不上好,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当时,村里面大多有点学问的年轻人都希望能够去城市生活,在他们看来就算在城市里做一些体力活也要比农村的生活条件要好。

  作为从城市回来的邢燕子更是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他们都想看看这位从城市回来的姑娘能够坚持多久。

  面对其他人的质疑目光,邢燕子并没有太过在意,相反,在邢燕子的心中,有着一个自己坚定不移的目标。

  那就是回到农村和乡亲们一同改变农村的现状,用自己的双手完成心中的梦想。

查看余下7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