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李大钊同志五四时期的一系列雄文

2022-04-28 2387 0
作者: 雷川 来源: 微信公众号“旗帜时评”

  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李大钊同志,在五四前后曾发表过多篇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弘扬十月革命,同时批评当时思想领域里的错误思潮、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比较长的文章有《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马克思的经济学说》,还有《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再论问题与主义》等。

  在这里,我们介绍李大钊同志当时写的几篇较短的文章,这些文章虽篇幅不长,但思想性强、感染力强,而且语言生动,今天读来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篡夺了国家政权,表面上实行共和制,实际上实行专制统治。而且,北洋军阀还在文化上推行封建主义腐朽文化,企图以此麻痹人民、维护其专制统治。他们甚至在宪法中塞进了“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的条文。

  1917年1月,李大钊在《甲寅》日刊上发表了《孔子与宪法》一文,明确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李大钊还指出:“须知一部之失效宪法,全体之尊严随之,此宪法之自杀也,此宪法自取消其效力之告白也。”就是说,宪法失效了,全体国民的尊严也就失去了;将孔子之道写入宪法,无异于宪法的自杀,无异于告诉天下人,宪法自己取消了自己的效力!

  1919年1月,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短文《乡愿与大盗》,指出:“中国一部历史,是乡愿与大盗结合的记录。大盗不结合乡愿,作不成皇帝;乡愿不结合大盗,作不成圣人。”所谓“乡愿”,就是嘴上仁义道德、实际上丧失原则的伪君子,就是四面讨好、八面玲珑的“好好先生”、御用文人。而所谓“大盗”则是指历朝历代使用武力取得统治权的皇帝。

  李大钊在该文中还指出:“到了现在,那些皇帝与圣人的灵魂,捣复辟尊孔的鬼,自不用提,就是这些跋扈的武人、无聊的政客,哪个不是大盗与乡愿的化身呢!”在这里,“跋扈的武人”即指北洋军阀,“无聊的政客”就是当时混迹于政府和议会中的文官。

  1919年1月,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还发表过一篇题为《过激乎?过惰乎?》的短文。该文批评了当时社会上很多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惰性,并且指出:“有了进步的举动,人就说是过激,因为他是在惰性空气包围的中间。……不说是自己过惰,却说人家过激,这是人类的劣根性。”

  李大钊认为,要改造中国,需要作两方面的努力,一个是物质的改造,一个是精神的改造。他在1919年9月撰写的《“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一文中指出,所谓物质的改造,就是“本着勤工主义的精神,创造一种‘劳工神圣’的组织,改造现代游惰本位、掠夺主义的经济制度,把那劳工的生活,从这种制度下解放出来……”。李大钊指出,这种物质方面的改造是首要的,“因为经济组织没有改变,精神的改造很难成功。在从前的经济组织里,何尝没有人讲过‘博爱’、‘互助’的道理?不过这表面构造(就是一切文化的构造)的力量,到底比不上基础构造(就是经济的构造)的力量大。你只管讲你的道理,他时时从根本上破坏你的道理,使它永远不能实现”。可见,李大钊秉承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生产关系的革命看作第一性的。

查看余下7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