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鹏飞:唯一担任过外交部长的将军大使
姬鹏飞在新中国首批12位“将军大使”中有三个唯一:唯一担任过外交部长的“将军大使”;唯一年龄在39岁以内的“将军大使”;唯一担任过外交部、中联部两个部长的“将军大使”。两个仅有:新中国11任外交部长参加过长征仅有的两位部长(另一位为周恩来)。新四军走出仅有的两位外交部长(另一位为陈毅)。
从最初逃避当外交官到当外交部长,成为职业外交家,姬鹏飞的外交生涯充满着传奇色彩。
1、不愿当外交官找老上级粟裕司令帮助求情
1949年底,第三野战军7兵团副政委姬鹏飞成为第一个被周恩来总理点名要的“将军大使”,在杭州接到去北京的命令后,他的心情十分复杂。
姬鹏飞从内心来说喜欢带兵打仗,而实现这一愿望曾经整整经历了10年曲折。
姬鹏飞,曾用名吉洛,1910年2月2日出生于山西省临猗县东张镇街东村,幼年丧母,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姬鹏飞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来到西安一家卖盐的店铺做事。虽然后来他曾进入中学读书,但还是因为经济原因辍学。
在迷茫之际,恰逢西北军冯玉祥的部队在西安开办陆军医院,不收学费,还给予生活补助。姬鹏飞抓住这个机会,在数百人的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在医院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在学习期间,姬鹏飞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1930年,他已经从一名医疗看护成长为上尉军衔的军医。
◆姬鹏飞
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失势,其部队大多被蒋介石收编,姬鹏飞被安排到26路军任少校军医处长。1931年,26路军进驻江西宁都,参与对红军的“围剿”。
1931年12月中旬,26路军1万多人在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及中共特支的领导下在宁都举行起义,全体加入红军。姬鹏飞被编入红5军团,成为军医处处长。参加红军,姬鹏飞喜出望外,但未能带兵打仗,心中未免遗憾。1933年,姬鹏飞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了长征。姬鹏飞先后任红5军团卫生部部长、中央军委后方卫生部部长、新四军后方政治处主任兼新四军军医处政治协理员,参与建立了新四军后方医院。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姬鹏飞终于如愿以偿,实现了由“红色医官”向作战指挥员的转变,这一转变历经10年。他任新四军1师1旅政治部主任之后,解放战争期间,又先后任苏中军区第7纵队司令员,10纵队政委,苏中军区政委,华中指挥所副政委,第11纵队政委,苏北兵团副政委,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浙江省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在作战部队指挥员岗位如鱼得水,屡建奇功。特别是在汝南战役中,姬鹏飞率领7纵成功歼灭国民党49师,缴获了数百门(挺)各式火炮和轻重机枪,还俘虏了6000人,毛泽东特别发电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