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的英雄模范”林祥谦:从帮口首领到工人运动先驱

2023-02-08 3897 2
作者: 梁家贵 孙昉 来源: 纪卓阳

  “血可流,头可断,而工不能复!”凡看过电影《风暴》的人,对林祥谦这句英勇不屈、气壮山河的话语都会留下深刻印象。

林祥谦

  1958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将电影《风暴》列入国庆十周年献礼影片计划。1959年电影《风暴》上映,该影片再现了林祥谦、施洋等共产党人带领工人群众成立工人俱乐部、举办工人夜校、开展罢工斗争的历史。

  1923年2月4日,震惊中外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爆发。2月7日,军阀吴佩孚悍然下令军警向罢工工人挥起屠刀,他们包围工会办公地点、工人宿舍,开枪射击,抓捕工人,酿成了骇人听闻的“二七惨案”。共产党员、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林祥谦同日被捕,被绑在车站电线杆上。刽子手砍一刀问一句:“上不上工?”林祥谦断然拒绝:“不上!”再问:“到底下不下上工的命令?”林祥谦坚决回答:“我早就说过了,没有总工会的命令,绝不复工!血可流,头可断,而工不能复!”林祥谦被砍七刀后壮烈牺牲,年仅31岁。

  林祥谦被称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者”。2009年9月,林祥谦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有观点认为,林祥谦是有史可查的第一位烈士。在短暂的一生中,林祥谦经历了从帮口首领到中共党员、工会领导人的身份转变以及相应的思想转变,是那个时代颇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

  帮口首领

  据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福建英烈传略》载,1892年10月19日,林祥谦生于闽侯县尚干镇一个造船厂锅炉工的家里。经父亲林其庄求人“铺保”,14岁的林祥谦进入马尾造船厂学习钳工技术。在造船厂里,林祥谦性格耿直,多次与工头发生冲突,并且敢于为工友打抱不平。深为工头怀恨的林祥谦迟迟没有从学徒转为正式工。由于法国侵略者在中法战争期间的破坏,曾经在洋务运动中名闻四方的马尾造船厂日益破败,资本流失,设备老化,大批身怀长技的工人不能发挥作用而失业。

  所幸的是,当时京汉铁路为马尾造船厂的失业工人提供了谋生出路。京汉铁路通车不久,由于京汉铁路是长江以北的南北大动脉,战略意义极其重要,因而清政府不惜重金从比利时手中赎回路权。清政府赎回京汉路权后,亟须大批技能较强,经验丰富的工人。马尾造船厂衰落后,京汉铁路的通车为马尾造船工人的再就业提供了机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马尾造船的工人拖家带口,千里迢迢地来到汉口谋生。

  辛亥革命期间,京汉铁路是革命军与清军反复争夺的战略目标,大智门车站和江岸车站都曾成为战场。在长达40天的阳夏保卫战中,汉口地区的铁路工人大力支援革命军,把清军主力拖滞在武汉三镇,在辛亥革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查看余下8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