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 屡建奇功:陈赓大将诞辰120周年
陈赓大将(资料图)
中共湘乡市委宣传部 中共湘乡市委党史研究室
开国大将陈赓是一位传奇人物。他追求马克思主义,立志为民族解放事业奉献一生;他驰骋疆场屡建奇功,让敌人心惊胆寒;他投身国防科技教育事业,为军事科技人才培养做出重要贡献。战场上,他纵横驰骋、指挥若定;生活中,他艰苦朴素、严格要求;事业上,他无私无畏、率先垂范。他是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
一、一生只为奉献革命事业
1903年2月27日,陈赓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二都柳树铺(今湘乡市龙洞镇泉湖村杨吉湾)。12岁时,到离家20里的东山高等小学堂求学,陆续接触到了许多新思想、新知识。祖父陈翼琼曾是统领湘军的镇威将军,经常给陈赓讲述带兵打仗的故事。青年时期的陈赓,树立了远大理想,立志报效国家。1916年到湘军当兵,加入到鲁涤平部第六团二营,先后参与了讨伐吴佩孚、驱逐张敬尧、“护法”之役、湘鄂之战等战役,由二等兵升为上士。因看透了旧军队的本质,陈赓毅然决然离开湘军。
离开部队后,陈赓在长沙铁路局谋得办事员一职。期间,他阅读了《湘江评论》等进步报刊,参加了“青年救国团”等群众团体,进入毛泽东倡导开办的自修大学,得到了何叔衡等进步人士的指导和帮助。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想在他心中燃起了希望的曙光,在目睹了太多的军阀混战、生灵涂炭、西方列强凌辱中华的惨痛社会现实后,陈赓自觉坚定了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并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不久,陈赓就到上海大学求学。当时的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学府。任教者中,既有瞿秋白、张太雷、蔡和森、邓中夏、恽代英等革命先驱,又有沈雁冰、陈望道等知名人士。陈赓在这里接受了完整、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日渐成熟。
1924年2月,陈赓到广州陆军讲武学校学习。是年5月,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1期。在黄埔军校,陈赓聆听了毛泽东、周恩来、萧楚女等中共党员的政治理论课,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1926年,陈赓接受党组织派遣,到苏联学习政治保卫工作。同年,中山舰事件发生,共产党人受到蒋介石集团的排挤打压,陈赓不但在第一时间公开了共产党员的身份,而且坚决与蒋介石分道扬镳,参加了南昌起义。
大革命低潮时期,陈赓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心向共产党,心系中国人民。1928年4月,陈赓被任命为中央特科情报科科长,在波诡云谲的十里洋场上海滩,机智地与敌人展开斗争,为保护地下党组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