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红装白马驰骋哈东攻城略地……
赵一曼烈士纪念塑像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西段的街心公园中。为纪念赵一曼烈士英勇就义50周年,1986年8月2日建此塑像。塑像由花岗岩基座、纪念碑和铜像三部分组成。走进公园,迎面是英姿飒爽的赵一曼烈士塑像,塑像基座的背面刻有碑文《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全文如下: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别名一超,李淑宁,汉族,一九〇五年十月二十五日生于四川省宜宾县。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六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一九二七年一月,党派她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习,同年秋,转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就读。一九二八年冬回国,先后在宜昌、南昌、上海等地从事革命活动。
“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奉命来东北,任满洲总工会组织部长、哈尔滨市总工会代理书记。一九三三年四月,参与领导了著名的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一九三四年夏,赴珠河抗日游击区,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后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治委员。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在同日伪军激战中身负重伤被俘。她利用监押就医之机,向身边的看守和护士晓以抗日救国的民族大义,使他们转变立场,一同潜往游击区。途中,不幸被敌追及,重陷囹圄。赵一曼面对种种酷刑,坚贞不渝,宁死不屈,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于珠河县(今尚志县)小北门外英勇就义,时年三十一岁。
时值烈士就义五十周年,哈尔滨市人民敬铸铜像,以志千古。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一九八六年八月二日
碑文简要记载了赵一曼矢志报国、英勇杀敌、威武不屈的英雄壮举,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女英雄崇高的敬意和无限的缅怀,读后震撼人心、令人肃然起敬。
冲破礼教女党员
出生于四川南部山区的赵一曼,从小就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曾经以绝食来抗争反对缠足。少年时期她开始接受进步刊物,更加坚定了反对封建制度、进行社会革命的理想。1923年,赵一曼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为争取外出求学的权利,赵一曼多次同以家长哥哥为代表的封建势力据理力争。她以犀利的笔触一气呵成,写就了数千言的反封建檄文《被兄嫂剥夺求学权利的我》,表明自己“极想挺身起来,实行解放”的态度。赵一曼还在家乡成立了妇女解放同盟组织,积极帮助妇女同胞摆脱包办婚姻、受男性虐待等封建束缚。她还办起了女校,使贫苦农民的女孩子和成年妇女有了学习文化的机会。
1926年赵一曼走出巴山,奔向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考入宜宾女中。她在题为《“不如归去”与“炒米糖开水”的呼叫声谁更凄惨》的习作写道:贫苦的人民,为了求生存,被迫做小贩沿街叫卖“炒米糖开水”!这种叫卖声,深夜传来,扣人心弦,每每听之而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这种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必须加以改造!赵一曼深刻的思想、改造社会的大胆主张,受到老师的好评和同学们的敬佩。同年春中共宜宾特支成立,赵一曼转为中共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