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何祚庥把矛头指向魏巍想到了臧克家的《有的人》

2023-05-15 9180 13
作者: 政说心语 来源: 今日头条

  何祚庥,一位中科院院士,老共产党员,96岁高龄的老人。单从这三个方面来看,按理来说,理应受到人民的尊重。但是,从近段时间他在平台频频发声的情况来看,却几乎成了正义人士的众矢之的。

  他不顾年老力竭,仍然以一种饱满的精神,以一个“口力劳动”者的勇气,顽强地“战斗”着。其精神确实“可嘉”。在网络平台他仿佛成了一个万能专家。他创造性地发明了新词“口力劳动”,以区别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他认为中国的传统中医只有10%的精华,90%的糟粕;他把共同富裕的实现定位为遥远的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他把共产党人的自我革命和继续革命指责为“二次文革”;并能把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截然划分出来;把对新中国历史客观评价定义是什么“遗老遗少”;并且对已故20多年的军旅作家魏巍也不放过,说魏巍继续革命、坚持阶级斗争是“毁了一生的清誉”!总之,他的每句话的确都是到了“语出惊人”的地步。

  何祚庥说魏巍“毁了一生清誉”,那么我们来看看到底是谁毁了一生清誉。

  魏巍同志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创作者。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一位鲁迅式的坚强文艺战士,是毛泽东思想最彻底的实践者,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一生坚持为人民发声,其作品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把握了时代精神和历史主旋律。

  1950年,他奔赴朝鲜前线,和志愿军战士亲密接触,在朝鲜战场上,和战士们同生共死,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的倒下和一个又一个的站起来,他和志愿军战士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非常了解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出生入死的精神力量,回国后发表了文艺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轰动全国,使志愿军获得了“最可爱的人”的代名词。在魏巍心里,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1978年创作了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长篇小说《东方》,获得了首届“茅盾文学奖”、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和首届人民文学奖。他创作的《地球的红飘带》、《火凤凰》、《东方》都是献给红军战士、八路军战士、解放军战士和志愿军战士的不朽的赞歌。

  他看到黑煤窑老板对雇佣劳工惨无人道的欺凌,奋笔写下了《惊闻山西“黑砖窑”事件》,对黑心老板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他看到近三亿农民工为了生存在最苦最累最危险的行业打拼,没了“八小时”工作制,常常加班加点十几个小时,却连基本工资都争不到,还要忍受恶劣的居住环境,忍受外界鄙夷、歧视的眼光,甚至还会遇到老板的恶意欠薪,于是,他奋笔写下了《也谈农民工问题》。

  魏巍的创作源泉来自于人民,来自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他告诉青年人,“前进‬的道路是不‬平坦‬的。”“要‬关心‬人民‬大‬众的命运‬,关心‬社会‬主义‬的‬命运‬。”这就是魏巍同志的力量源泉。

查看余下5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3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