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中的奥地利籍白求恩,陈毅介绍入党的中共特别党员,离开新中国造成终生遗憾
这张照片摄于1944年。在作战间隙,部队驻在滨海区大店偏僻农村。照片中有一个人与众不同,他穿着衬衣、手中夹着香烟、脸避着镜头,神态自若,高高的鼻梁上架着副眼镜,这就是奥地利籍犹太医生、中国共产党特别党员罗生特(二排右一)。
我父亲王雨田(前排右一),当时的名字是黄农。父亲早年毕业于河南医学院。1935年北平爆发一二·九运动后,他在开封参与领导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战争年代曾任新四军第七师卫生部部长、山东军区卫生部部长等职,建国后曾任中国驻联邦德国等国大使。与罗生特是患难与共、配合默契的战友,彼此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反法西斯战士
罗生特原名雅各布·罗森菲尔德,犹太人,1903年出生于奥地利的莱姆贝格。1927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维也纳国家医院任外科医师,后专攻泌尿科和妇科。他从事工人革命运动多次被捕,后又因反对希特勒吞并奥地利,被关押在德国布痕瓦特集中营。罗生特受到法西斯暴徒的凌辱和摧残,满口牙被打掉、肾脏被打伤尿血、肋骨被打断。但他始终坚贞不屈,在严酷斗争中磨砺成一位坚定的反法西斯战士。在被关押一年后,由于没有确凿证据,罗生特被判限期出境,终生不准回国。
1939年,罗生特从中国驻维也纳公使馆获得签证,流亡到上海。他在上海租界里开设了诊所,由于医术高超,很有些名气。经波兰犹太记者汉斯·希伯介绍,他与正在上海进行秘密活动的新四军军医处处长沈其震结识。当时,新四军处于非常困难时期,急需有着高超医术的医生。在沈其震的影响下,他决定参加新四军进行抗日斗争。
◆1941年5月,陈毅(右二)在苏北盐城视察江淮日报社时留影,左四为罗生特。
1941年3月中旬,罗生特由中共地下交通护送,装扮成传教士,带着医疗器械,顺利通过敌伪的层层检查,到达苏北新四军军部盐城。为防止其家人继续遭受迫害,沈其震出主意,把他的名字雅各布·罗森菲尔德改为罗生特。
不久,罗生特担任新四军卫生部顾问。他忘我工作,组建卫生学校,编写《军医必携》。在反“扫荡”战斗中,他主动率战地医疗队上前线救治伤员,从而获得苏北军民尊重。1943年,经陈毅代军长和新四军宣教部部长钱俊瑞的介绍,罗生特成为中共特别党员。
患难之交
1943年4月下旬,山东军区政委罗荣桓根据中央安排,拟化装去上海看病,先抵经华中淮海区,陈毅代军长派罗生特前去接护。罗生特给罗荣桓做了全面检查,由于缺少先进医疗设备,无法开刀治疗,只能采取保守方法缓解病情。当时环境不允许,罗荣桓未能去上海,经过罗生特精心的治疗,病情有所好转就返回山东了。由于战局紧迫,罗荣桓日夜操劳,病情又加重了。陈毅得知后,立即派罗生特前往山东继续为罗荣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