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炳辉:中央军委认定的36位军事家之一,一生从未打过败仗
罗炳辉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中央军委认定的36名军事家之一。他参加过北伐战争,曾在国民革命军第3军任营长。1929年11月率江西吉安靖卫大队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长、旅长、纵队司令员。1930年后,任第12军军长、第22军军长、第9军团军团长等职。在长征途中,多次率部担负掩护主力转移的任务,到达陕北后参加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1支队副司令员、第5支队司令员,第2师副师长、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员。他率部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参与领导和创建发展淮南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新四军第2纵队司令员、副军长等职。因善于机动灵活作战,他拥有“牵牛鼻子的能手”“神行太保”等美誉,他率领的部队被称为“双脚骑兵”“战略轻骑”。
参加革命
罗炳辉,原名罗德富,1897年12月22日出生于云南省彝良县大河乡阿都村偏坡寨一户汉族农家。他自幼家境贫寒,但父母依然勤苦劳作,送他上了3年私塾,10岁辍学开始务农。他性格倔强,11岁敢于同劣绅论争,12岁到县城告倒了欺压他家的恶霸,引起了乡里的轰动。
1915年冬,罗炳辉离开家乡,来到昆明,在爱国将领蔡锷麾下当兵,参加了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的斗争。1922年,他到桂林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北伐,任大元帅府拱卫军连长、少校营长等职,参加了平息陈炯明叛乱的作战。1926年7月,罗炳辉参加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担任国民革命军第3军朱培德部第9师第25团第2营营长。10月初,在攻打南昌重要门户牛行车站时,罗炳辉率部首攻牛行,战斗空前惨烈,经过三昼夜浴血鏖战,最终两克牛行,罗炳辉也因此负伤。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滇军朱培德投靠蒋介石。罗炳辉因看不惯旧军阀的不良作风,毅然离开朱培德部。在南昌驻防期间,罗炳辉多次聆听第3军军官教育团团长朱德的讲课,被朱德讲课中的“工农兵要联合起来,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打倒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人人有地种、有工做、有饭吃”等革命道理深深感染,逐渐倾向进步。
◆北伐时期的罗炳辉。
1929年春,罗炳辉经朋友介绍,在江西省吉安县任靖卫大队大队长。靖卫大队属于国民党的武装,不免存在很多旧军阀习气,罗炳辉上任后立刻着手整顿,淘汰了一些兵痞流氓,补充了一些曾经参加过北伐战争被遣散的官兵。不久之后,罗炳辉奉命“剿匪”。他发现所谓的“匪”就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对抓来的一些“匪”进行审问后,他进一步明白了共产党是为劳苦大众服务的,最终知晓了“剿匪”的真相。罗炳辉最后给被抓来的农民每人1块银元放走了。这种行为使土豪劣绅对罗炳辉产生了不满,联名告他“剿匪不力”。这些事引起了共产党组织的注意,同年夏天,罗炳辉在原滇军的同乡赵醒吾受共产党组织委托前往吉安做他的工作。两人知己相逢,畅谈3天。在交谈中,罗炳辉毫不掩饰表现出对蒋介石的不满,对一些官僚政客不抱任何希望。并问赵醒吾该怎么办?赵醒吾给他讲明了国际形势,宣传了共产党的主张,给罗炳辉以很大的鼓舞和震动,罗炳辉开始认识到这么多年追求的革命理想只有共产党才能实现。赵醒吾见罗炳辉对党有了一定认识,便说:“我是党中央派来找你的,希望你参加革命。”罗炳辉非常感动,决心参加共产党。1929年7月,罗炳辉正式成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