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什么如此看重历史的学习?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

2021-07-11 6660 0
作者: 红色纪年 来源: 红色纪年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贺新郎*读史》是我们广为熟知的毛主席读史的扛鼎之作,短短数行诗句不仅将我们带进了千年历史的跌宕起伏中,更在其中融入了人民史观。

  诗中蕴含着对帝王将相的藐视,对人民群众的推崇。在诗的后半段,毛主席用几个极为生动的意象片段,高度浓缩地概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毛主席一生酷爱读史,也最看重阅读历史书籍。

  自青年时代起,就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历史者,观往迹制今宜者也,公理公例之求为急”(《毛泽东早期文稿》),毛主席读史不是浅尝辄止,而是结合现实去思考问题。

  在省立一中时,学了古代史后,毛主席便写了篇论商鞅变法的作文,获得老师好评,老师认为他“才气过人,前途不可限量”,“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

  1920年12月1日,毛主席在致好友蔡和森等的书信中分析袁世凯称帝、段祺瑞执政之所以失败时,就提出“均系不读历史之故”,因之“劝大家读历史”。

  “历史上凡是专制主义者,或帝国主义者,或军国主义,非等到人家来推倒,决没有自己肯收场的”。这是毛主席青年时期通读历史后的思考。

  走上革命道路后,毛泽东更是以史书为伴,马背上读书,行军中读书,吃饭前后读书,夜深人静时读书,病魔缠身时读书,罹患眼疾时还“听”书。

  “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毛主席不仅自己重史、读史,还号召和带领全党学习历史。延安时期,他要求“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主席号召全党“都要读历史”,并多次强调,“我们是历史主义者”,“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

  上世纪50年代曾任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回忆:1959年第二次郑州会议期间,毛主席一口气看完了吴晗主编的一套中国历史小丛书,“并建议我们买一套,浏览一下。之后,我照办了。读后感到很通俗、很生动、很受教益。”

  毛主席一生中能多次力挽狂澜,挽救党于危机之中。我想,除了毛主席时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善于使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之外;也是因为毛主席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历史知识,通过对历史的研读和分析,毛主席拥有了常人所不能及的敏锐眼光和战略思维。

查看余下4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