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13篇论文,多是研究毛主席、评述毛主席的上乘之作

2022-06-11 4003 0
作者: 朔北 来源: 重读老旧书

  编者按:乌云遮不住太阳,尽管有人想要极力歪曲他、淡化他,但是却总也绕不开他。针对毛主席的评述和研究,也因而从来没有停止过。

  为纪念毛主席百年诞辰,中央的党、政、军多个单位于1993年12月26日至30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的全部113篇论文,编成了本论文集。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微店购买

  这113篇论文,多有丰富的论据和严密的逻辑、还有不少珍贵文献资料的罗列证明,是研究毛主席、评述毛主席的上乘之作。

  以下内容,摘自《毛泽东百周年纪念》的论文之中。

  ......

  同志们都知道,50年代初期,在国际共运内部,实际上也存在着两个“凡是”:凡是斯大林讲的,就不容怀疑;凡是苏联经验,就得全盘照搬。而我们党当时并没有一切都听,全盘照搬。

  后来我们党还明确向苏共领导人说明:“我们不同意你们的一些事情不赞成你们的一些做法。”这鲜明地显示了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独立自主精神和独创精神。如果从建国开始,就全盘照搬苏联的那一套,那么,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就可能不会那么顺利。

  关于建国初期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其他方面的独创,我想了一下,是否有这样一些:

  一、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这同苏联先搞国家工业化,后搞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是不同的。

  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们选择的是一条从低级到高级、社会震动比较小的改造道路,这跟苏联没收资本家的工厂和全盘集体化都是一次完成的道路是不同的。

  三、对民族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我们采取和平赎买政策,对资本家本人,不是把他们赶走,而是把他们看成财富,使之接受教育、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跟苏联的做法完全不同。

  四、在经济建设上,我们一开始,就把毛主席提出的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四面八方”政策,作为根本方针,在处理同农民的经济关系方面(包括初期的统购统销政策),基本上是建立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之上的,这同苏联长期采用“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向农民索取高额积累的办法是迥然不同的。

  五、建国初期,我们虽然也采取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但并没有忽视轻工业和农业,那时毛主席经常提醒我们:“不要重重轻轻,因此,在重工业高速增长的同时,轻工业和农业也有一定的发展。这同苏联和东欧某些国家长期“一条腿走路”也是不同的。

  六、在政治体制方面,我们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跟苏联实行的只有一个共产党的体制是不同的。

查看余下6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