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时,最讨厌读鲁迅,步入社会后,最喜欢的,却是读鲁迅

2022-06-14 3297 0
作者: 朔北 来源: 重读老旧书

  我和很多人一样,真正喜欢鲁迅是在步入社会以后,尤其是亲见过一些残酷的社会现象,体会到现实的不公,品尝过努力却失败的无奈之后,曾经被硬塞进脑袋的鲁迅先生会不经意地蹦出来,陪你一起发发牢骚,针砭时弊。

  这种感觉太像潜伏在黑暗处的火花,深埋在地底的惊雷,多年之后,居然带给你重见天日、浩然警醒的震撼。

  当年读鲁迅不明其意,而今再读鲁迅泪流满面。做学生时,最讨厌读鲁迅。步入社会后,最喜欢的,却是读鲁迅。

  在社会的大染缸里,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和周围许多人,也是阿 Q。这是一幅滑稽而寓意深刻的对比画面:写阿Q的人已经死了,扮演阿Q的人也死了,唯独阿Q本人,不仅没有死,而且还活的更加普遍了。

  后来我才明白,没有一定的社会阅历,是读不懂鲁迅的。许多有识之士之中似乎都有一种默契,要懂中国,我们绕不过鲁迅。毕竟他那支犀利的笔杆子,是投枪匕首,是黑暗萤火。以笔为刀,不过如此。

  鲁迅的作品看似写时代,实是写人心。他的大多数文章,在今天看来一点都不过时,完全适用于当下。

  比如,他写虚伪的养成:“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

  他分析国人的性情:“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现在也是如此吧。

  “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一句简单的加油,激励过多少陷入荆棘中的人。

  鲁迅有太多精辟的评论了,他见解之深刻,使得我们在百年后的今天,读来依旧感觉同眼下的时事丝丝入扣。

  比如说 冷漠

  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经验》一九三三年

  自私自利

  自私自利我的经验,是人来要我帮忙的,他用“互助论”;一到不用,或要攻击我了,就用“进化论的生存竞争论”;取去我的衣服,倘向他索还,他就说我是“个人主义”,自私自利,吝啬得很。——1935年致萧军、萧红的信

  不尊重女性

  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但向来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阿金》

查看余下6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