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洪生:关于鲁迅与托派关系的一桩公案

2022-04-21 1400 1
作者: 蒋洪生 来源: 红色文化网

  摘要:近年来,鲁迅研究界的众多学者提出,《鲁迅全集》中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和《论我们现在的文学运动》两文,因为是冯雪峰的代笔,不能算是鲁迅作品,也不能代表鲁迅的意见,所以应该将两文从《鲁迅全集》中删除。本文依据鲁迅手定、与这两篇文章密切相关的《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的表态,结合冯雪峰、陈早春、胡风、张友松等人的回忆材料,论证了《答托洛斯基派的信》和《论我们现在的文学运动》在发表以前得到了鲁迅授权和首肯,在文章发表后得到了鲁迅的公开确认;两篇文章所表述的对托派的看法,与鲁迅本人晚年的思想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是符合鲁迅本意的。

  引子

  近年的鲁迅研究界有一个热点问题,就是鲁迅与托洛茨基[1]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研究成果,其中还不乏出色的学位论文和专著。[2]在处理鲁迅和托洛茨基的关系问题时,存在着几大研究重点,重点之一就是托洛茨基的《文学与革命》对鲁迅的影响问题;另一个重点,便是原题为“(鲁迅)先生口授,O.V.笔写”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和《论我们现在的文学运动》的问题。在第二个问题上,又以《答托洛斯基派的信》的署名和著作权问题讨论最激烈。但是在近年有关这个问题的讨论上,实际上形成了一边倒的舆论,就是认为《答托洛斯基派的信》和《论我们现在的文学运动》是冯雪峰的“越俎代庖”之作,其著作权应该归于冯雪峰,而不能归于鲁迅,[3]这两篇文章不能代表鲁迅的意见,而只能代表拟写人冯雪峰以及冯雪峰背后的中共的意见,而主张将两篇文章从《鲁迅全集》中剔除出去。本文试图根据现有的资料,也来谈谈这两篇文章能否归在鲁迅名下,能否代表鲁迅本意的一己之见。

  答托派信的写作与发表背景

  《答托洛斯基派的信》和《论我们现在的文学运动》发表的背景,是当时在上海由中共领导的左翼作家联盟内部,发生了“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两大口号之争。“国防文学”这一派以周扬、夏衍等为代表,他们是当时左联的主流派,也占据了左联的主要领导位置;另一派,则是以鲁迅为代表,辅之以陕北派驻上海的代表冯雪峰(1936年4月下旬抵沪)以及胡风、聂绀弩等人。鲁迅等人虽然赞成中共在新的抗日形式下所采取的“联合战线”的方针政策,但是对上海左联的领导层周扬、夏衍等人所倡导的“国防文学”非常反感,认为是周扬等人在文化上采取的一种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有利于国民党的“投降主义”路线,是无原则的和机会主义的。想来,周扬等人受的主要是中共党内王明一派(留苏派)的放弃独立自主、“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思想影响。而鲁迅等人所采取的立场,则接近于中共党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本土派的立场。这一派不是对苏联的所有立场都完全接受,在关于中国革命的问题上,则更是如此。而周扬等左联领导层对鲁迅的这一立场非常不满,认为这是鲁迅反对中共“联合战线”的方略,甚至是有意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表现。在论战中,周扬等人甚至有意无意地暗示鲁迅是“托派”分子。[4]要知道,在当时的共产党舆论内,宣布某某人是“托派”,这是一种后果非常严重的指控。对于周扬等人的这一行径,鲁迅为着左联内部的团结,迟迟隐忍未发。但是,该来的总会来,鲁迅迟早会在周扬等人试图将自己打成“托派”这一点上表明态度,迟早会对无原则的“国防文学”的口号发动猛烈的反击。

查看余下9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