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身上的这三个特征,很稀缺,很多人都没有
一、充满“矛盾”的性格
毛主席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他本人也认为,自己身上既有虎气,也有猴气,但虎气为主。虽然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但充满了辩证法。
对于毛主席多元化的个性,见过他的人有着多种描述:
他既是一个通晓古今的学者,又像农民一样平易近人;
十分风趣幽默,可又非常严肃认真;
既坦率,又精明;既单纯,又复杂;既猛烈,又温和;既进取,又腼腆;
极为敏感而又迟钝,谦恭而又高傲;
细致周到,明察秋毫,可又衣着随便,不修边幅;
具有成就大业的耐性,而一旦需要当机立断,又决不坐失分秒……
这样的个性气质,造就了毛泽东领导艺术的独特风格。
毛主席的温和文雅,甚至给他的初识者以一种“文弱”的印象。深知毛泽东者,无不感到他同情弱小,尊重师长,对朋友、同志诚恳热情,对身边工作人员和蔼可亲,甚至代警卫战士写情书……但这种温和,伴随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决和冲破一切罗网的反抗精神。
毛主席对于GM事业的无限忠诚和铁面无私,使他对己对人都有一种艺术家的苛求。他似乎认为,为了完成他的历史使命,有时必须强硬到几乎残忍的地步,甚至说要做“马克思加秦始皇”。
当温和妨碍他的原则和目标实现时,他只有把它放在一边,对人的价值的关心隐藏到目标价值的背后。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太多鲜血和死亡他的对手们从未对他发过慈悲,他也绝不宽恕不肯放下武器的敌人。
他那傲而不驯的个性和不讲情面的行动,几乎使他的上级没有一个人喜欢他,但他勇于正视并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对他领导下的人说,却是取得最后胜利的象征和希望的化身。
二、高尚的品德情操
伟大的领袖人物,就其领导作用的实现而言,主要的不是依仗他手中的权力,而是靠其崇高的领导威望。高尚的品德情操,富于魅力的个性气质所形成的令人心悦诚服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应当说,是伟人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
毛主席从青少年起就养成一种朴实公正、谦和诚恳、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这主要得得益于他的母亲。他的家乡至今还流传着不少毛主席少年时的感人故事。
他去私塾上学,发现一个贫苦同学带不起饭,从此每天拿出自己带的饭与他分食;秋收时节,毛主席不顾自家晒场上将要晒干的谷子,跑到邻家佃户的场上去帮忙,因为佃户家太贫困,经不起损失;旧历年关,父亲要他去收一笔猪钱,他却在回家的路上把钱撒给了一伙衣衫褴褛的穷苦人。
有一年冬天,他和叔叔一道在客店歇宿,早上起来时,发现棉裤被人偷走。当叔叔捉回来那个偷棉裤的人后,毛主席了解到他是个失业工人,大雪天只有一身单衣,身上一文钱也没有,就把自己的棉裤送给他,还留在他店里吃了早饭,并送了一串铜元给他作路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