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次出巡,8年基层调研,奔忙中的毛主席离人民最近!

2023-03-22 1545 0
作者: 火炉 来源: 重读老旧书

  在曾经的非毛化潮流中,精英们总爱利用自己的话语权,把毛泽东塑造成一个专制、不听意见、身居红墙之内的封建帝王,于是,犯错误就是情理之中的必然了。

  与此相对应的是,精英们把自己都塑造成“一线工作者”,自诩掌握了真实的情况,形成了对时事的正确判断,但却被错误打倒,受了委屈,制造出伤痕文学大肆宣扬,以此在八十年代博取了群众的大量同情。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小程序购买

  然而,不幸的是,不管精英们的话语权发挥了多么大的影响,都抵不过几十年如一日的现实生活对于老百姓的教育作用!

  随着老百姓对精英的感情,由同情变为憎恨、麻木、无感,彼此之间割裂、远离成为两个永不相交的阶层,老百姓开始重新认识和相信毛泽东才是工农利益的代言人!

  这个时候,澄清历史真相,拂去泼在毛主席身上的污水,就具有了现实的意义。

  毛主席真的听不进意见,整日躲在红墙之内自己看书,但凭一己之见发号施令吗?

  非也!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主张是毛泽东首先提倡的,也是他终身践行的。

  在学习毛主席传记的时候,很多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毛主席一会儿在武汉、一会儿在杭州,一会儿又到了浙江农村,毛主席到底在干啥?

  是的,你没有猜错,毛主席始终与基层保持了密切联系。

  毛主席不愿把自己禁锢在高墙内,他奔走在各地,和地方领导、工人、农民、工商界人士、知识分子交谈、讨论、探索,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寻找建设和革命的办法,这是他一生的常态。

  据统计,从1949年到1976年27年间,毛主席在外地的时间共有2943天,按一年365天计算,也就是说,他有8年多的时间在外地考察。所以,说毛主席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基层,绝非虚言!

  然而,毛泽东的行踪,在当时是党和国家的核心机密,知道的人极少,记录也不多。现在又经过了几十年,想要弄清楚更是不易。

  袁小荣,1950年生,从小在军营中长大。曾上山下乡当知青,又经过6年部队生活锻炼,复员后在工厂当工人。1978年底到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工作,直到退休。20世纪90年代,非毛化风潮正盛,他在《党建》杂志发表《是慈父也是严师》的文章,介绍毛泽东教育子女的故事。也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他就开始了毛泽东基层调研事迹的整理与研究。

  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收集和整理,他拿到了几百万字有关毛泽东新中国成立后出巡活动的资料。然后开始按年、按月、按日查证,整理、不断修改、补充,数易其稿。经与铁道部、空均有关专列、专机资料核实,整理出毛泽东新中国成立后共58次出巡,以及详细的时间、途经线路,形成了目前最完整的毛主席出巡资料。

查看余下4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