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英烈,乌鲁木齐市毛泽民故居等开启“红色之旅”(图)

2023-04-05
作者: 记者 王畅彤 来源: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文图/记者王畅彤)乌鲁木齐一直是一片传承红色基因的土地。

  清明节降至,毛泽民故居、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等革命纪念场馆,以“清明祭英烈,传承英雄志”为主题,举行祭奠活动,与参观者共同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

  01

走进革命纪念场馆聆听红色故事

  4月3日,西后街37号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里,诗朗诵《不朽》铿锵有力的韵律萦绕于耳。

  4月3日,位于西后街37号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里诗朗诵《不朽》铿锵有力的韵律萦绕于耳,当天,乌鲁木齐市文旅局(市文物局)驻后泉路社区工作队组织辖区居民及兵团二中小学部的同学们在这里听红色故事、讲一堂党课、唱一曲红歌、谈一次感想……切身感受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

  走进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基本陈列》讲述着西路军进新疆的历史故事。

  1937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左支队抵达如今的乌鲁木齐,并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总支队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刻苦学习政治理论、文化科学知识和军事技术,抽调干部到新疆各级政府及军队开展统战工作,为打通经国际通道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兵营”作为抗大式的学校,培养了一批现代化军事领导干部和军事技术骨干,他们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技术现代化和多兵种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月3日,西后街37号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里,来自兵团二中小学部学生及周边社区居民,在这里听红色故事。

  在纪念馆里的“军旗紧握,红心向党”主题浮雕前,今年27岁的青年党员胡维亚循着讲解员的介绍,重温红色革命历史。

  “清明祭英烈,是一次感悟党史、砥砺初心使命的学习教育,更是一次增强党性、升华精神境界的主题党课。”胡维亚说,作为青年人,我们要从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赓续精神血脉,锐意进取、担当作为

  02

革命纪念场馆多形式缅怀先烈

  4月3日,西后街37号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参观现场。

  毛泽民故居、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

  每一个红色场馆,就是一间“党史教室”。众多革命纪念馆和革命旧址,众多的文物和展品、众多珍贵的历史影像,感染着每一位参观者。

  为了讲好红色故事,提高参观者的学习兴趣,市博物馆组织专家学者加强馆藏文史资料的挖掘、整理、研究、开发和利用工作,将党史学习教育内容补充融入展览及讲解词中,挖掘整理《红色大管家——毛泽民》《一盏煤油炉的故事》等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数十个。

  4月2日,走进位于明德路的毛泽民故居,“毛泽民生平事迹展”以“走出韶山冲”“初创红色金融事业”“率领扁担银行走长征”“主理陕甘宁边区经济”“扭转新疆经济困局”“建章立制抚慰民众”“魂铸天山”等单元,170余张图片及40余件(组)文物,以文、图、实物相结合的形式,让参观者看到、听到、感受到毛泽民同志的一生。

  “1940年5月,毛泽民与朱旦华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在新房里,毛泽民只有一个旧皮箱和一个旧藤条箱。里面除了几件旧衣服、一双旧毡筒和一顶旧皮帽,还有一盏煤油灯和几本书;朱旦华只有一个从延安带来的背包和一台手摇缝纫机……”讲解员将讲解词与《一盏煤油炉的故事》相结合,为大家还原了当时新疆经济、民生等情况,讲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抗争故事。

  在常设展览的基础上,革命纪念场馆积极创新形式,增加互动环节、招募中小学生讲解员,结合建党日、革命烈士纪念日、国庆节、博物馆日等打造沉浸式精品展览。

  今年清明节期间,位于胜利路的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将持续开展向革命先烈送鲜花、写给先烈的一封信等活动,参观者可以提起笔,通过“致烈士的一封信”,表达心中所想。

  市民方玲华在信中说:“在中华民族深陷苦难之际,你们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谱写了一篇篇悲壮激越的历史篇章。你们的求索、牺牲与贡献,将由我们永远铭记。”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5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