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战陕北一行游:我们要用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下)

2019-10-18 1980 0
作者: 星火旅游 来源: 红色纪年

  中共中央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成为解放战争时期战略转变的关键。中共中央在陕北转战而不东渡黄河, 这一重大决定不仅鼓舞了陕甘宁边区的军心和民心, 而且把胡宗南的几十万精锐部队吸引在陕北, 为其他战场减轻了压力, 也为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

  1947年10月,毛泽东转战陕北到了佳县的神泉堡和朱官寨。此时胡敌已经被拖疲饿瘦,我军在陕北转入反攻阶段。同时,毛主席还指挥者东北抗联和中原、淮海战场的作战。

  第七站:白云山。道教名山,西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建筑,位于佳县城南5公里处的黄河之滨。转战陕北期间,毛主席曾两度登白云山。一次是与群众一起观看了晋剧《反徐州》。看戏时,由于自己个头高,毛主席给群众让位,传为千古美谈;演出结束后,毛主席给佳县剧团题词———“与时并进”,以示鞭策。主席后又在真武殿打卦求了签,卦签的意思是说此刻太阳已经到达东边的日本国土,很快就要照耀到中国了,中国的光明即将到来了。这一签的内容与当时的历史阶段是如此契合,事后去看令人惊叹。

  远看白云山,矗立于黄河之滨,云雾缭绕,入同仙境,但是这次我们没有从这个角度看。

  邯郸呼噜来此打卡,走破了裤腿,也要登高远望,照相存档以明志。

  白云观规模很大,犹如一座古城。它南边的尽头,我没有找到,而且有很多“暗道”把很多建筑相互沟通,十分适合捉迷藏。

  白云观东墙上看黄河。对面就是山西临县。

  老子骑牛出关雕像。

  第八站:1947年9月23日,毛主席率领转战陕北的中央机关来到神泉堡。在神泉堡居住的57天期间,毛主席起草了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第一次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从而揭开了全国战略进攻的序幕。

  在神泉堡的院子里,团友们摘了些树上的枣子,这些枣子可是在毛主席住过的地方长的!团友们要把它带回去,送几颗给亲友,告诉他们这是主席院子里的枣子。

  在这里,毛主席修改审定并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揭开了中国土地改革的序幕。在这里,中共中央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训令》,重新修订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在佳县县城,毛主席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接见区委书记和区长联席会议的同志时,为县委题词: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

  在神泉堡,毛主席修改新华社社论论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加写了一段话:“中国民族是一个能战斗的民族,俄罗斯人在十月革命以来所创造的战胜帝国主义与国内反动派的伟绩,中国人亦能创造出来,今后数年的时间必能证明这一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是燎原的时候了。”

查看余下7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