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红色基因铸就文明之路
新华社西安5月28日电题:延安:红色基因铸就文明之路
新华社记者李浩
延河水涓涓流淌,宝塔山见证斗转星移。延安这座厚重而温暖的城市去年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在传承红色基因中不断书写新时代的延安精神。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如今的延安,保留着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
445处革命旧址,30座革命主题博物馆……延安是全国革命旧址数量最多、时间跨度最长、内容最为丰富的城市。“十三五”期间,延安接待游客超过2.5亿人次。党的百年华诞到来之际,宝塔山、枣园、杨家岭等革命旧址的参观者络绎不绝。
在鲁艺革命旧址,常常能看到延安中学初一学生张力文的身影。惊叹于她声情并茂的讲解,游客总不会吝啬掌声。
张力文的外公是一位新中国成立前就参加工作的老革命,从小给她讲革命故事。受外公言传身教的熏陶,张力文对飞夺泸定桥等长征故事如数家珍,三年级就报名参加“小小讲解员”。“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让延安精神和红色故事代代相传!”张力文自豪地说。
1992年开始,延安市以“手拉手传革命温情、一对一育红色传人”为主题,启动“小小讲解员”培育活动,旨在让红色革命文化走进校园、让中小学生走进革命旧址。29年来,延安先后培养“小小讲解员”4.7万名、开展宣讲活动4.5万场次、接待游客130万人次。
2020年,先后有1600名青少年用稚嫩的双手画出3000多张疫情防控图画和手抄报,拍摄900多个“文明健康,有你有我”知识宣传小视频,215名“小小讲解员”深入革命旧址讲解1068场次,为4万多名游客讲红色延安故事,传播红色延安声音。
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党委书记薛耀军说,延安将启动建设中国革命博物馆城,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不断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在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张思德广场上,常常会听到在延安研学的学员诵读《为人民服务》。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就是在这里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此深深镌刻在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员心中。
近年来,延安着力破解企业和群众在办事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整合了28个部门的406项行政许可事项,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将数十枚公章变为“一枚公章管到底”。延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王利功说,在延安市为民服务大厅,“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和“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已基本实现,但改革的步伐不会停止。
红色基因铸就延安的文明之路,延安人民幸福感一路“飙升”。
“一无群体上访案,二无消防之隐患,三无恶性刑事案,遵纪守法保平安……”这是延安退休老干部自编的快板《“十个没有”谱新篇》,融入了当地群众喜爱的陕北说书,在分享自己获得感的同时,收获了社区群众的好评。
1940年,毛泽东指出延安没有贪官污吏、没有土豪劣绅、没有萎靡不振之气等“十个没有”,这种纯洁的党风,直接推动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前进。如今的延安,信仰坚定、文明整洁、安全有序、充满活力。
“老区人民正在以昂扬向上的姿态书写着新时代、新征程、新风尚。”延安市文明办主任曹瑞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