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准备好使用核武器,才能永远不使用

2023-03-30 1617 1
作者: 林海东 来源: IN朝鲜

  27日朝鲜发射的两枚短程弹道导弹,果然没有脱离模式(参见27日文章)。朝媒28日报道称,是“承担中部前线重要作战任务的部队进行导弹发射训练”,从平壤力浦区发射了两枚搭载模拟核弹头的地对地战术弹道导弹,导弹总局指导,训练内容基本如前,由该部队直属教育连实施,各区分队观摩。这与韩军此前的研判有两点不同,韩军27日研判导弹从黄海中和郡一带发射,可能是“金斯坎德尔”。

  但这两枚导弹只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27日当天还发生另外两件更重要的事情,一是朝鲜再次试验了核无人潜水攻击艇“海啸”,引爆模拟核弹头;二是亮出了一堆核弹头,朝媒称之为金正恩“指导核武器兵器化工作”。由此看,一天之内的三件事,既针对“双龙”登陆联演,又针对28日到釜山的“尼米兹”战斗群,压倒性反制的意义很明显。

  此次亮相的“潜水式战略武器”名之为“海啸-1”,比首次试验多了型号,这大致说明“海啸”是一波接一波的,型号种类比较齐全。从朝媒公布的图片看,“海啸-1”带有红色涂装,这与3·23“海啸”的黄色涂装有一点儿差别。根据朝媒报道,“海啸-1”25日下午下水,潜航41小时27分,27日上午引爆,在时间上比3·23的“海啸”短一些。

  我不太关心武器的具体情况,主要还是看模式。从27日两枚战术导弹和“海啸-1”同时引爆模拟核弹头的情况看,“新武器试射+既有武器训练”大致成为朝鲜新一轮反制的模式,比上一阶段推进了一步,但仍未脱离“正常性国防强化进程”的范畴,从朝鲜公布的训练、试验性质看,不属于“特定军事行动”。也就是说,虽然这些动作明显针对“双龙”和“尼米兹”,但对外解释起来,还是用“自家事”为借口。这与此前针对“自由护盾”的各种训练情况一致,本质上还属于“管控局势、避免对方误判”的范畴,既达到了施压目的,又占据了道德高地,端的是一笔好算计。

  但两枚战术导弹和“海啸-1”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在于元帅抚摸了他的核弹头。

  元帅上一次公开指导核武器兵器化工作,是在六年前的2017年9月,那次主要是指导氢弹。更早一次,是七年前的2016年3月,那次指导的是核武器小型化、轻量化。此次指导核武器兵器化工作,有两个点,一是核弹头从样品变成了产品,二是人基本还是那些人,除了不见核武器研究所所长李洪燮。

2016,小型化、轻量化

2017,氢弹

  此次亮相的战术核弹头大约至少有10枚。1为国防科学院院长张昌河,2为军需工业部副部长金正植,这老二位同时也是“导弹总局工作人员”。3为军需工业部第一副部长洪承武,唯一在世的四次“共和国英雄”称号获得者,核武项目总负责人。4为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姜京浩,2018年废弃丰溪里核试验场的现场主持人。5疑为“军需工业部工作人员”,此人尚未与名字对上号,曾出现在2016和2017两次元帅指导工作中。其余两位军装人士疑为“核武器研究所工作人员”。

查看余下4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