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立虹:龙年必须重温龙文化——甲辰探寻龙文化之三


图片

  今年是甲辰龙年,最多也最引人自豪的话题就是中国传统的龙文化。这个以龙传说龙神话为基础,龙习俗龙生活为主线,龙崇拜龙追求为灵魂,并在历史文化长河中不断历练成长壮大,形成中华民族文化的璀璨明珠的中国传统龙文化,是龙的传人能够龙腾致雨普降甘霖的力量所在,也是炎黄子孙成为龙的传人的根基,所以龙年重温博大精深的龙文化有着特别的意义。

  龙文化的重要,源于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不管龙的形象如何体现时代特征,龙的内涵如何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增加,但龙始终代表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界的尊重,代表着炎黄子孙自强不息,始终是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无穷的创造力和无限的生命力的集中体现。这个始终诠释着中国人何以被称为“龙的传人”,万变不离其宗的“宗”,所凝结的中华民族精神重要象征的“龙”意象,炎黄子孙敬畏崇拜龙图腾的“龙”信仰,以及反映在传统文化和民俗生活的“龙”情节,都使得龙文化不断成长壮大,不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龙文化主要的就是神秘包裹厚重内涵的文化自信。总书记要求“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认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而龙文化基本特征就是传统文化的自信,亦即神秘色彩包裹下的龙文化深厚内涵的文化自信,这首先表现在龙和龙象征的创造,远古时期人们敬畏自然、崇拜神力,就创造了“龙”这样一个能呼风唤雨、法力无边的偶像。12生肖中,龙是唯一虚构并赋予至高无上象征的动物,龙不仅是掌握风雨的神明,这一神秘的形象因为农民对龙神风调雨顺保佑庄稼丰收的祈求,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心中。而且无论朝代怎么更替,龙始终都是皇权的象征,北京故宫随处可见的龙装饰,都昭示着龙地位的尊贵。也表现在龙的美丽传说,龙是人们想象的产物,无法找到真实的模板,人们就将龙描绘成鹿角蛇身鹰爪的奇异形态,并由此形成种种关于龙的神异而美丽的传说。比如《补史记·三皇本纪》关于伏羲“蛇首人身,有圣德”的记载,《拾遗记》关于龙形象就是伏羲出生时模样的描述;再比如龙历经数千年体态的变化无穷,从商周龙的神秘莫测,春秋战国龙的变化多端,到秦汉龙的威武刚劲,魏晋南北朝龙飘逸洒脱,再到唐代龙华美富丽,宋明龙威严至尊,每个时代的龙都反映着那个时代的特征;还比如集各种美德和优秀品质于龙身的龙传说,更在历朝历代不断涌现龙的传说和神话中,不断增加龙概念厚重,彰显龙形象的威严神圣,从黄帝时代黄帝乘龙升天、应龙助黄帝战胜蚩尤的传说,到夏禹治水神龙以尾巴画地成河道疏导洪水的传说,再到汉高祖刘邦因其母梦见与赤龙交配而怀孕出生的传说,都给龙涂上种种神秘色彩;从大量反映龙高尚美德和优秀品质的故事传说,到义龙为善,恶龙为祸,龙有善恶之分的传说,再到为纪念义龙不惜冒犯天条为人间降雨形成二月初二炒玉米传统的传说,都在讴歌龙惩恶扬善、匡扶正义中启迪人们淬炼品质。不但逐渐提升龙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还日益推动正统文化对龙传说的认可,连最权威的《说文解字》字典都以“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童省声。凡龙之属皆从龙”的传说诠释龙,使任由想象的虚拟龙变为形象具体威力无比的实体龙,进一步助推了龙崇拜。可以说,从七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对龙的图腾崇拜开始,数千年来,龙在人们心目中尊崇而神秘、高贵而神圣的不可撼动地位。这种文化凝聚和积淀深入人心和社会每个角落的源远流长,以及与中华传统文化理念、精神的高度吻合,形成龙文化特有的博大精深,彰显龙崇拜精神内涵的独特性,都表达出龙文化在世界独树一帜的自信。“龙的传人”文化创造文化创新的自信,而国外对龙文化的由衷羡慕,尤其是对龙文化生发的深不可测之感,更让厚重的龙文化披上神秘而神奇面纱,益发让龙的传人骄傲而自豪,益发显得公知们贬低民族文化的无耻、把迷信跪舔西方文化当作炫耀资本的无知。增加龙文化自信,民族文化自信,这大概是龙年重温龙文化的要旨和精髓。

查看余下6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