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报》头版头条聚焦四川中医药:春节里,中医药文化“花式”闹龙年
2月21日,《中国中医药报》头版头条聚焦四川中医药:春节里,中医药文化“花式”闹龙年。全文如下:
甲辰龙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推出中医药体验养生游,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活动扮靓春节——
在四川自贡,游客品尝银耳汤。刘捷摄
在黑龙江,白雪皑皑的哈尔滨中央大街上,哈尔滨市中医医院推出自制的2000余杯中药保健代茶饮,为游客热力续航;在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为旅途劳累的游客提供黎族老盐石泡项目,足浴桶中加入艾草、鸡血藤、松筋藤、宽筋藤、黄姜等草药, 发挥中医药优势,让旅客放松足部,舒缓身心……当健康与旅游碰撞出火花,中医药文化旅游成为今年春节假期最亮眼的“风景线”。
沉浸式游园品文化
“逛”是大多数中国人过春节的常见活动,在龙年喜气洋洋的氛围中,老百姓纷纷走出家门,踏上旅程,欢度佳节。
花争艳,灯溢彩,中医药主题年味儿浓厚的新春灯会点亮中华文化传承的灯火,让游客一饱眼福的同时能探寻传统中医药文化魅力。
华灯初上,一车一名医,一灯一本草。融入了中医药文化、国潮元素等内容的山东省淄博市岜山中医药健康旅游景区年味儿十足。在景区内,抬头望去,一盏盏带有中草药元素的花灯挂满街头巷尾;伴随着喜庆的音乐,以扁鹊、张仲景、孙思邈等名医为主题的中医药文化花车缓缓驶来,孩子们读着花车车头上标注的名医姓名,对古代名医的传奇历史十分感兴趣。
有人嗜闹,便有人喜静。在春节出游人群中,也有一群人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乡村体验游的恣意。
作为集中药生产、科普教育、药膳餐饮、田园观光、怡情养生于一体的中医药康养综合体,四川省广元市的昭化药博园在春节期间迎来不少游客前来休闲打卡。
在昭化药博园的药用植物科普馆,中草药标本、中医药知识科普展板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桥梁”,游客们看展览、辨药材,切身体会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馆内设置的中医药香囊体验区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天津游客邓女士在工作人员指导下,选择了白术和艾叶作为材料,制作了一个香囊。“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艾叶具有温经止血、祛湿寒、平喘镇咳的作用。”经过讲解,邓女士对这两味中药有了初步了解,更增添新年祈福的希冀,“希望这两味中药融合制作的香囊,可以给自己带来一年的好运!”
不论是在城乡间的新春灯会中,还是大自然巧手“打扮”的自然景区内,中医药元素活跃其中,充分融入百姓的文旅生活,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新春年味的同时,也感悟到了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