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不白的“4·12”,拔不高的常凯申——清明节纪念先烈应当旗帜鲜明的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在这些年来曾经甚嚣尘上的“历史虚无主义”的逆流中,有两种比较突出的错误思潮或者说流派:一是“推墙派”,其主要特点是直接否定新民主主义革命,否定新中国的合法性,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并且以否定毛泽东作为主要行为特征;二是“招魂派”,主要特点是为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打倒的反动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翻案、招魂,尤其是以为蒋介石贴金为民国时期招魂为主要特征。两种思潮的表现形式虽然有些差别,但是共同点是在中国推动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墙派”受到主流意识形态和广大正义人士的有力反击,暂时蛰伏;而“招魂派”主导的“民国热”虽然“退烧”,但是由于特殊的原因,仍然阴魂不散。
就在最近,还有公知在哀叹:“这几年,这些‘民国风’的书又都被挤到一边去了。从这里可以看到,其实世风都是受到两个东西的制约,一是市场、一是无处不在的权力”。
其实“民国风”的“退烧”并不是如同这位老先生所说的什么由于“市场”和“无处不在的权力”,而是跟当年国民党在大陆失败一样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这得从所谓的“民国风”的兴衰说起。
一、所谓的“民国风”是怎么样兴起和“退烧”的?
2005年,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国共两党实现了自从1949年以来的第一次握手,给海峡两岸吹来一阵暖风。出于建立反独促统的统一战线考虑,也出于对有可能作为制约台独的力量的国民党的实际上的支持,也为2015年的两岸共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营造良好的氛围,大陆方面对社会上如何评价民国时期采取了比较包容的态度,一来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二来的确也是希望国民党能够在统一大业中有所作为。在那段时间,关于“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题材的影视剧基本上很少出现在银幕和荧屏上。而自由派中的前朝遗老遗少看准了这个机会,刮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翻案风,这股翻案风在2015年前后达到了高潮。一小撮人对国民党在1949年的失败始终耿耿于怀,对旧王朝始终梦牵魂绕,他们知道此时此刻大陆方面由于投鼠忌器,顾及国民党的感受,一般不会对此进行干预。于是在体制内外某些人的故意推波助澜下,所谓的“民国风”愈演愈烈,“推墙派”和“招魂派”相互配合,欺骗、忽悠了一大批不了解历史的年轻人。在那段时间,毛泽东被国内敌对势力和自由派人士肆意泼污,英雄烈士被这些人肆意侮辱和诋毁;而蒋介石被说成是“伟人”,民国时期被说成是“黄金时代”,在解放战争中由于顽抗被解放军击毙的张灵甫被说成是英雄烈士,是非颠倒,黑白混淆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那时候甚至连台湾的国民党当局居然也晕乎乎地做起了用“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梦,小马哥在那段时间也很不应该地曾经对大陆的事情说三道四,结果,迷梦未醒,台湾地区再一次政权更迭,民进党利用国民党的软弱无能卷土重来,然后,对国民党展开政治追杀。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