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为什么要写下《狱中自述》?

2021-07-03 1553 0
作者: 朱文通 来源: 北京日报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纪念日前夕,重读李大钊的《狱中自述》,不仅是对李大钊的深切缅怀,而且也是对建党百年辉煌历史的深情凝望。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李大钊的《狱中自述》虽然不像《李秀成自述》、瞿秋白《多余的话》那样曾经聚讼纷纭,在学术界引起很大争议,但是在那个“极左”的年代,还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大做文章,借以污蔑李大钊同志为“叛徒”。

  如今,污蔑李大钊为“叛徒”的流毒,早已肃清,但是为了防止历史虚无主义者故意混淆视听,笔者以为有必要借此机会谈谈《狱中自述》的文体、李大钊撰写《狱中自述》的用意和目的,以及如何认识和理解李大钊以中国国民党党员身份撰写《狱中自述》等问题。

1.jpg

  李大钊狱中亲笔自述(定稿)在“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中展出(微信公众号“国家博物馆”)

  在危急关头,李大钊不顾来自各方面的善意劝告,一再拒绝南下避难,坚持留下来领导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

  因为领导五四运动,特别是因为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创建共产党等,五四运动后不久,李大钊就已经被北洋政府当局派出的密探跟踪监视,并多次被公开或秘密通缉。

  在同事和各界朋友的帮助下,李大钊通过外出避难等多种方式,每每能够转危为安、化险为夷。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李大钊又遭到段祺瑞执政府以“假借共产学说,啸聚群众,屡肇事端”为罪名的通缉。

  为了安全和防止发生意外,坚持领导北方的革命工作,李大钊等迁入东交民巷苏联大使馆西院俄国旧兵营内办公。

  1926年4月18日,张作霖占领北京后疯狂“讨赤”、“反赤”,大街小巷到处都贴满了“宣传赤化,主张共产,不分首从,一律死刑”的告示,一时间北京城内充满了恐怖气氛。随后,《京报》主笔、共产党员邵飘萍和《社会日报》主笔林白水等,相继遭到残杀。

  在危急关头,李大钊不顾来自各方面的善意劝告,一再拒绝南下避难,坚持留下来领导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吴佩孚、孙传芳部先后被消灭。

  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妄想在北方进行垂死挣扎,1927年4月6日,在帝国主义国家驻北京公使团的默许和支持下,不顾国际惯例和社会影响,悍然出动大批警察、宪兵、特务,包围并搜查旧兵营等处,逮捕一直在致力于发动冯玉祥国民军策应北伐的李大钊等数十人。

  在“无确供”的情况,奉系军阀不顾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悍然组织所谓特别法庭于4月28日进行秘密宣判,以“宣传赤化”、“赤俄的工具”、“颠覆政府”等为罪名,判处李大钊等所谓“苏联阴谋案”20人死刑,立即处以绞刑。李大钊等为中国革命事业献出了满腔热血和宝贵的生命。

查看余下6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