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孙立人等到底算不算是英雄烈士?
本文作者:鹿野,授权本号发布
近几年来,吹捧张灵甫和孙立人一类的所谓“国民党抗战名将”的风潮始终不停。像之前就有不少所谓“国民党抗战老兵”捧着在孟良崮被解放军击毙的张灵甫的遗照受到了某些媒体的吹捧。那些为逃往台湾顽抗到底的国民党将军们歌功颂德的作品,更是被某些人视为“红色主题”。
还有,在清明节竟有重点大学组织学生去给张灵甫扫墓。
笔者估计,在9.30这个专门纪念烈士的纪念日里,恐怕又会有不少人追捧这些“国民党抗战名将”和“国民党抗战老兵”。将这些人视之为英雄烈士,似乎成了某些主流媒体眼中不容置疑的真理。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
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笔者个人认为,纪念英雄烈士要先搞清谁是英雄烈士。我们之所以把烈士纪念日设在9月30日,就是强调我们纪念的英雄烈士是和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上面的那些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纪念的英雄烈士一致的。想必有点常识的人应该还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单从这个碑文上来看,所纪念的英雄烈士范围仅仅限于1840年以来在历次斗争中所牺牲的人民英雄,首先是在1946年到1949年的解放战争中所牺牲的人民英雄。试问,被解放军击毙的张灵甫,难道也算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这个范畴吗?如果要是被解放军击毙也算的话,那么被八路军和新四军击毙的日本鬼子和汉奸是不是也应该算是我们纪念的英雄烈士呢?
当然,这个标准是在1949年的时候制定的,还没有发生抗美援朝等战争。这之后在抗美援朝等一系列保卫新中国的战争当中献出生命的革命烈士,毫无疑问也应该算是我们要纪念的英雄烈士范畴。
不过,即使我们把纪念的范畴再放大一点,包括了那些活到新中国以后的,在历史上立下过一定功绩的人们,那么前提至少也是这些人是认同人民革命和人民解放,认同新中国的。否则,明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却去大张旗鼓的纪念反对中国革命和新中国成立的人,把这些人称之为“英雄烈士”,从哪个角度看也是说不过去的。不少网友把这种行为称之为“哭错坟头认错爹”,可谓话糙理不糙。
其实早在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草案)》时,相关说明中就已经指出,虽然近代以来的英雄烈士都在法案保护的范围,但重点还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英雄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