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认为义和团是中国“尚武精神”承载者

2021-10-07
作者: 张元林 来源: 昆仑策研究院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瓦德西在中国写的报告和日记中,多次谈到中国人的“尚武精神”(德文原文:kriegerischer Geist,也译战争精神或战斗精神)和义和团运动(也即他所说的“拳民运动”)的关系。例如,他在1901年1月16日的日记中写道:

  “数百年以来,这个民族就没有再经历过大规模的战争,也没有外敌威胁这个国家。1860年英法联军与中国的短暂战局和中国最近与日本的战局,仅发生在有限的区域内,大多数中国人对这些战局似乎根本就不知晓。这样以来,中国人便逐渐地丧失了一切尚武精神,其结果是,在总的价值体系中,军人的地位极其低下。现在,在军人中确实已没有任何尚武倾向,而军人缺乏尚武倾向会使民族变得衰弱。”

  在瓦德西看来,“中国人普遍胆小怕事,这固然不是一种完美的性格特点”,但是,

  “拳民的起义说明,在中国还有许多另一种类型的中国人。许多死刑犯——李鸿章在广州一年内就下令处死了5万人——的行为证明,他们通常都具有毫不畏死的精神。谁表露出了怯懦,谁就会受到他的难友们的唾骂和嘲笑”。

  瓦德西在1901年2月3日写给德皇威廉二世的一份报告中,再次明确地谈到了中国的尚武精神与义和团运动的关系,他写道,

  “由于自若干世纪以来没有受到外部敌人的严峻威胁,中国人民已变得缺乏尚武精神”,不过,“中国的尚武精神尚未完全丧失殆尽,拳民运动已经提供了证明”,“在山东、直隶两省,就至少有10万人参加了这一运动”。

  关于义和团武装失败的原因,瓦德西这个联军统帅的观点也颇值得中国人反思,因为他得出的结论是:

  “拳民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装备很差,大部分人甚至根本就没有击发式武器”。

  这也就是说,在瓦德西的眼中,“拳民运动”的存在,是中国尚存在“尚武精神”的一个证明,而具有“不畏惧死亡的精神”的“拳民”,就是中国尚存的“尚武精神”的承载者。中国民众和军队中“尚武精神”衰弱了,所以中国也衰落了,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关于义和团失败的原因,八国联军第一任总司令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与瓦德西的观点是一致的。西摩尔曾率领约2000人的联军,1900年6月10日从天津出发,沿津京铁路,经廊坊进攻北京。但是,由于义和团和一些清军部队的英勇抵抗,他率领的联军占领北京的企图遭到了失败。西摩尔事后回忆说:

  “如果义和团所用武器是近代枪炮,那么,我率领的联军必定会全军覆没。”(转引自邵鲁文:民族意识觉醒一一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载:新华网,2018年11月13日)

查看余下6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