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祭 | 苏联解体,一场新资产阶级的政变狂欢
01
政 变 完 成 时
12月25日是西方圣诞节。
30年前,戈尔巴乔夫在电视上露脸,状如死人。
他宣布,“终止自己以苏联总统身份进行的活动”。
晚7时38分,镰刀斧头图案的苏联国旗,在严冬的刺骨寒风中,从克宫政府大厦顶端徐徐落下。
从沙皇时代起使用的红白兰三色俄罗斯国旗,随之升起。
次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举手表决,确认解体事实,通过停止联盟国家权力机关职权事宜。
此时,与十月革命后的情形不同:过去的政府官员,基本留在位子上;15个加盟共和国中,11个保留领导班子。
这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进步。
这是一次自我政变。
02
崩 溃 之 中
平民戈尔巴乔夫,开始向有关部门打听,自己的总统退休金应该怎么算。据说他还跟主管部门斤斤计较。
尽管,当年美国人发现过一个“秘密”,那就是超级大国领导人,而且是高喊“改革”的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对经济工作是个大外行,美国人“为戈尔巴乔夫对市场经济知识的贫乏而深感吃惊”。他是个党务工作者。
自始至终,他都缺乏深度。直到最近,他还大言不惭地宣称,自己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
叶利钦也一样。
由于对经济问题一窍不通,常有人耍他玩——只要他在经济有关问题上一张嘴,必定逗得哄堂大笑。
然而,这位无知的新沙皇,有一天居然以专家的口吻宣布:
“今后的6个月内,对每个人来说,经济情况会变坏,但是此后物价就会降下来,市场商品会更丰富,而到1992年秋天,就会出现经济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俄罗斯人民不很久就发现,这位“英雄”,其实是个大忽悠。
如果说苏联末年是“崩溃边缘”,那么,俄罗斯初年则是不折不扣的“崩溃之中”。
动荡的最大“成果”,恐怕是形成了一个权贵资产阶级,并主宰了当代俄罗斯。
据说,叶利钦创造了除1918年立宪会议之外的“第一个真正的俄国式民主政体”。然而,叶利钦跟保罗沙皇之前的历代沙皇一样,钦定了自己的接班人——尽管是在“自由民主”的制度框架内,以保护自己的遗产。
普京以强硬民族主义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他结束了“改朝换代”之际的混乱,部分恢复了俄罗斯的大国荣光。然而,他打击了一批寡头又扶持了新一批寡头。
普京身边的人叫他“沙皇”。一天晚上,他问道,谁是俄国“最大的叛徒”。身边的人还来不及回答,他就说道:“我们历史上最大的罪人,是那些自己放弃权力的软蛋,尼古拉二世和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他们竟允许权力被歇斯底里的狂人和疯子夺走。”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