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苏联哲学的关键超越

2021-12-25 657 0
作者: 士心 来源: 红歌会网

  建国后,毛泽东最重要的哲学见解,体现在对《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里。“这里讲到苏联劳动者享受的各种权利时,没有讲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实际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没有这种权利,劳动者的工作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等权利,就没有保证。”

  苏联没有认识到这个根本重要的问题。苏联1936年宪法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完成了社会主义的制度建设,以后的任务是提高生产力,改变‘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制度不同于过去,有三个分别:1.公有制 2.劳动者管理 3.消灭根本分工。苏联宪法只保证了公有制的实施,没有后两项,则必然蜕化变质。苏东社会主义制度垮台,没有共产主义者挺身而出制止,没有无产阶级去保卫,证明这样的公有制与劳动者离心离德。

  根本分工指思维与物质劳动的分离,这是原始社会解体,私有制形成造就的。从这个节点开始,人类进步与异化同时存在,也是劳动者被剥削压迫制度的开始。少数人的思想解放以绝大多数人思维被禁锢为代价。私有制的演绎前进,以更多的阶级和人的思想解放为前提,在生产工具和社会制度两方面改进为结果。

  《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一句话,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就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这种关系已经在阻碍生产而不是促进生产了。它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它必须被炸毁,它已经被炸毁了。

  起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马恩选集第三版第一卷471-472页》

  私有制的前进以其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即政治经济制度来体现,比以往的社会给予人们更多的自由。而这种自由的边界就是私有制-资本私有制:少数人-资产阶级对多数劳动者的政治、经济管理。这个社会越不过的障碍,阻止了更多人的自由,阻止了广大劳动者思维与物质劳动的自由结合。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我们从这一大堆赘述中只能得出一个结论:上述三个因素即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彼此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因为分工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而要使这三个因素彼此不发生矛盾,则只有再消灭分工。”《马恩选集第三版第一卷191页》

查看余下5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