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是怎么抗疫的
1957年的那次群体免疫
在1957年-1958年流感中,我国感染人数约占总人口的六到七成,新中国人民政府通过积极的防御措施+群体免疫,平稳度过了这场20世纪下半叶最大的流行病灾难。
(一)
1957年2月,位于中国西南的贵州省爆发了一种新的致命性流感,这场流感迅速蔓延到全球,造成了大概两百万到四百万之间人口的死亡,当时全球人口约30亿,也就是约全球千分之一左右人口死于这场流行性疾病,至今仍可以说是仅次于1918年大流感的、对人类危害程度第二的流行性呼吸道传染病。
这场流感,又被称为亚洲甲型流感(H2N2),在贵州爆发后,首先传到毗邻的湖南,由于湖南是重要交通通道,紧接着传往全国。北京市在3月初,火车站附近开始出现疫情,到中旬十四区县全部出现感染情况,感染人数达数十万。4月传播到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当月港英当局卫生部门就报告的感染病例就达近30万,占总人口七分之一左右;6月美国和西欧也开始大规模爆发疫情。
整个疫情,产生过四次高峰,即1957年春季高峰和秋季高峰,1958年的春季高峰和秋季高峰。法国在1957年秋季高峰期间,感染死亡人数约1.4万人;日本厚生省在1957年12月初宣布,全国超过104万儿童由于被感染流感而不能上学,3153所学校完全停课。
(1957年大流行中,瑞典学校中空荡荡的教室)
根据当时流行病学研究,1957年的H2N2流感,在患者感染病毒后,会产生2-4年免疫力,因此,经过几波大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多,也就实现了群体免疫。同时,随着病毒传播范围急剧扩大,毒力也在剧减,到疫情爆发的第三年,也就是1959年,疫情就逐渐消退,至1960年,疫情全面结束。
所以说,我们看1957年的大流感与2019年底开始爆发的新冠疫情在诸多方面都是极其相似的,具体说如下:
第一,这两次疫情都是WHO成立以后,人类具有全球系统的公共卫生后产生的疫情,因此有详尽可靠的科学数据做对比参照。
第二,爆发扩散的路径和速度基本相似。都是首先在亚洲爆发,次第波及欧洲和美洲;从局部爆发,到全球爆发都是用时3-4个月;传播衰减速度也类似,都是前两年是高速蔓延期,第3年开始进入消退期。
第三,疫情产生总体死亡率类似,也就是病毒危害性很相似,前期死亡率都在1%上下,后期降到0.1%—0.3%之间。
第四,1957年大流感中已经出现了疫苗,二者都是经历了疫苗+群体免疫,最终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结束疫情。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