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开砚:历史上的周期率探讨

2022-09-28 1323 0
作者: 田开砚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国画:陈胜吴广起义】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定鼎后,无不希望国祚长久。然而,有的初盛而即衰,有的中兴而再衰,有的长盛而终衰,始终未能摆脱盛极而衰的历史宿命,最终人亡政息!今天,我们研究历史上的周期率,对于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是有重要意义的。

  初吉终乱 兴亡人定

  兴亡探讨,始见于《史记·周本纪》:武王已克殷,后二年,问箕子殷所以亡。箕子不忍言殷恶,以存亡国宜告。

  鉴于商纣王好酒淫乐,昏乱暴虐,箕子提出“皇建其有极”,即帝王统治要制礼作乐,定尊卑贵贱之序。这次历史上最早记载的“兴亡对”,为周王朝统治提供了圭臬。

  秦自孝公励精图治,传及六世,延续百年,至秦始皇,明君良将,扫荡六合,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然而,秦没有“法与时转”,而是将“秦州法制”简单地复制并推向九州,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空前繁重。它的统治只维持15年,二世而亡,留给汉初政治家无尽的探讨。

  西汉初年,谋士陆贾经常向高帝推荐《诗经》、《尚书》等儒家典籍。高帝骂之:“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贾日:“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高帝采纳了陆贾的建议,令其编集秦失天下及古代国家存亡的史鉴。

  高帝与陆贾的“马上对”,探讨秦王朝的倾覆,确立了汉初“休养生息”的基本国策,为儒家思想统一中国,以及中国封建王朝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的到来进行了理论探讨,更奠定了汉王朝400年的基业。

  隋王朝结束中华“三百年”分裂局面,“大一统”盛况空前。隋得天下于力战,民思“休养生息”,而隋炀帝杨广反其道而行,北出塞以战突厥,东渡海以征高丽;征发数百万民工开拓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西连长安、南至余杭的水运大动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既济盛极而衰至。是以帝王失道,劳民伤财、兵凶战危、奸宄内发、上下相遁,近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隋王朝重复上演了秦王朝的悲剧,又一次为“初吉终乱”加厚注脚。

  唐朝初年,太宗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的“贞观对”,主要探讨隋朝及历代王朝兴衰成败,他批评隋炀帝不能持盈保泰,不能柔顺守正,不能虚心纳谏,提出重视农业的施政方针,选贤任能的吏治举措,尊儒重教的文化政策,明德慎罚的统治策略,以及慎终如始的政治品格。

  为汲取隋王朝灭亡的鉴戒,特别是在广开言路方面,太宗时,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尚书主奉行。凡军国大事,皆由君臣集体谋议,酌古鉴今,各抒所见。此外,太宗命谏官入阁议事,故当时言无不尽,鲜有败事,得贞观之治。

查看余下6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