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民:英国封建制与农奴制终结时间
【英国女王国会演讲】
【摘要】直到1838年,英国才执行了禁止奴隶的法律,从而终结了奴隶制,显然英国农奴制终结时间要晚于奴隶制。封建制最重要的特征是世袭制度,只要世袭的贵族国王存在,就说明封建制度仍然存在。就政治影响来说,虽然英国贵族的世袭领地被取消了,但英国世袭贵族的特权仍大量存在,如世袭贵族组成的上议院仍占有大量国家政治权力,国王仍是英国实际上元首,占有英国军事权、人事权、以及意识形态权力。英国的封建制从未终结,只是到了十九世纪中叶,不再像过去那样主导整个社会,从而不再是封建社会了,但英国长期都是封建制混合资本主义制度。
一、英国封建制的终结时间
欧洲的封建制类似于中国周朝,是一种以世袭权力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管理制度,其相同点在于,通过分封各级世袭的封建领主实行统治,封建领主占有土地,租给农民或农奴耕种,世袭各项政治经济权力。区别在于:第一,在大部分年代,欧洲实行的是农奴制封建社会,底层劳动者大都是农奴,通过封建农庄进行管理;而中国则是自治的公社制度和宗族制度,底层劳动者是平民。第二,欧洲依靠宗教控制民众思想,教宗以及各级主教权力很大;中国是世俗社会,通过世俗学说建立意识形态,控制民众思想,权力都在封建主手里。第三,行政上,欧洲早期不存在统一的王权,很多国王的权力都很有限,难以剥夺和干预封建诸侯的权力;中国的周天子则是封建诸侯们的共主,西周早期具有绝对权威,到春秋时期实力衰弱后,仍是名义上公认的共主。第四,我国的封建制是在部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基本单位是农村公社,是在宗族基础上形成的,西欧的封建制则是北欧日耳曼人通过征服占人口大多数的当地居民基础上形成的封建农奴庄园。
封建制与郡县制的主要区别在于,管理社会的贵族诸侯等是世袭的,权力很大,相对独立;而郡县制是中央政府任免有任期的地方官员,可以随时更换,不能世袭,政治地位和权力是随职务变化而变化的。无论在中国和欧洲的封建时代,国王都直辖管理很大一部分国土,行政上实行非世袭的郡县制。按照《周礼》记载,西周的地方制度,王国百里之内为乡,百里之外为遂,均为王直辖;遂以外为贵族世袭。国王直辖的乡遂划分为国、都、邑等行政级别,由国王任命官员管理。后人怀疑《周礼》是后世伪造,但很多记载与出土两周金文以及先秦古籍相同或相近[1],很可能是西周时代所作,春秋战国时代有所增补所致。诸侯国也有类似的管理制度,据《国语·齐语》等文献记载[2],管仲将国都及其附属地区划分为21个乡, 由恒公及高、国二卿管理;将鄙野之地划分为5属,由五大夫管理,其下分县、乡等行政单位,设官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