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思考:明朝的宦官是如何走进权力中心的?——明史(一)


  中国封建社会有着漫长的的历史,从秦灭六国、实行大一统的封建集权体制开始,从统一到兴盛到衰落再到乱世的循环往复就不断地在中华大地上演。

  每一个王朝的创业之主都会在此前王朝灭亡的基础上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在继承的基础上建立新的中Y集权体系,想方设法的巩固皇权的核心地位,希望自家的基业能够万世长存,然而每一朝都逃脱不了历史的周期。

  明朝也不例外。

  朱元璋出身布衣,在元的统治下,他从小就生活困苦、颠沛流离,历经数年艰险才取得天下。对于他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他也倍感珍惜。

  在位三十年的时间里,他始终在思考前朝为何亡、自己何以兴的问题,也在制度上做了很多尝试和调整。

  朱元璋在设计明朝制度体系时,总结了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崩溃和垮台的教训时,认为母后专.制、外戚专.权、相权专.政、宦官专政是对皇.权的最直接威胁。

  为了防止后宫干政,朱元璋在洪武元年便命儒臣修女诫,其中规定“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俾预政事。”,这也是朱元璋给自己的子孙立下的祖训。并且,朱元璋还命工部制红牌,携诫谕后妃之词,悬于宫中。

  此外,自古以来,后宫妃子虽然离权力中心近,但却没有外朝事权和兵权,因此,后宫干政往往需要外戚的配合,外戚专.权和后宫干.政往往是紧密结合的。

  在这一点上,朱元璋也有考虑,他特意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皆选良家之女,进者勿受。

  因此,明朝君王后妃大多出自两京附近的民间。这样的做法也确实管住了后妃干.政,明的确没有出现母后临朝、外戚擅权的情况。

  然而此消彼长,明虽然没有出现外戚擅.权的情况,却是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朝代。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宦官大多都是出自明朝,如王振、曹吉祥、刘瑾、魏忠贤等等,这是为何呢?我们得从明朝制度演化的角度去分析。

  大明建立后,朱元璋一直担忧相权过重,内心对于是否废除丞相制度就在犹豫,直到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胡做了七年丞相,任期内在朝中遍植朋D,不遗余力地打击异己,加上他独断专行,许多生杀黜陟等重大案件,他往往不向朱元璋请示,就擅自加以处理)爆发后,朱元璋顺势便废除了宰相制度。

  在废除宰相制后,六部的权力直接归属皇帝,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然而,由于封建集.权体.制的运行核心是围绕皇.权,从决策的机制讲最终决策的权力集中在皇帝一个人的身上,而实际决策的过程,皇帝一人是无法胜任的,所以不得不借助身边的助手。

  有统计资料显示,仅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时间里,内外诸司奏章供一千六百六十份,奏事三千三百九十一件,朱元璋不得不感叹:“朕一人处此多务,岂能一一周遍……”。

  这充分说明,在封建集权的体系中,要想亲力亲为处理诸多事务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是像朱元璋这样精力旺盛、能力很强的帝王,都会时常感觉到力不从心,更何况他那些养尊处优的子子孙孙。

  因此,在洪武十五年,便仿宋制设殿阁大学士备顾问,而到明成祖朱棣时,便在殿阁大学士的基础上建立了内阁。

  内阁设立之初,只是一个秘书班子,进入内阁的官员品阶都不高(不高于正五品),日常主要工作有两项:一是替皇帝起草诏令;二是给诸司的奏启进行批答——即票拟。说白了,就是将下面的奏章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个处理建议再由皇帝阅览,以减少皇帝的工作量。

  内阁官员虽然品阶不高,但却离权力中心很近。如果皇帝自身能力强,内阁也就只是一个秘书班子;但如果帝王只知玩乐或者年龄很小,那内阁的权力就会迅速膨胀。

  当然,内阁的票拟并不能作为诏令直接下达,还得经过皇帝的亲笔朱砂“批红“并盖章后才能正式生效。

  从程序上讲,批红都要皇帝亲笔御批,但实际上很难做到,大部分实际上需要他人代为批红,这就需要离皇帝最近的太监来进行。

  宦官贯穿整个中国的封建王朝,它与帝王制度相伴而生。由于帝王的妃嫔数目众多,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员服侍供奉,也需要有人监视和守护,以保证帝王血脉的纯正,这样的任务女性不能胜任,用男性更不行,阉人便是最好的选择。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之初,为防止宦官专政,一方面考虑限制宦官的数量;另一方面则制定了一些限制宦官的措施和条令。

  “朕观《周礼》,阉寺未及百人,后世至渝数千,卒为大患。今虽未能复古,亦当为防微之计。古时此辈所治,止于酒浆酰醢,司服守桃。今朕亦不过以备使令,可斟酌其宜,毋令过多。”

  “阉寺之人在左右久,其小忠小信足以固结君心,及其久也,假威窃权,势遂至于不可抑。朕立法寺人不许预政事,今决去之,所以惩将来也。”

  “尝(于洪武十七年)镌铁牌置宫门,曰:‘内臣不得预政事,预者斩。’”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规定“内臣不许读书识字“,以减少宦官能承担的事务范围。

  然而,朱元璋限制宦官的措施和条令只有他在位时有效,他去世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永乐年间,宦官开始参与重大政务活动。

  因为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受益于宦官,所以他即位后也给了宦官更多地权力。惠帝朱允炆管理宦官是比较严格的,所以在燕王朱棣起兵后,“内臣都逃入其(燕王)军,漏朝廷虚实“。永乐三年,遣太监郑和下西洋;永乐十八年设置东厂,从此太监成为常驻地方官员,人数也不断增多。

  到明末时,宫女和宦官的数量加起来有十万人之多,这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全都需要靠老百姓的赋税供养,也是压在老百姓头上的一个难以承受的重负。

  不仅如此,大多数宫女、太监都生活在封闭的皇城内,势必矛盾重重,形成各种派系,互相勾心斗角。封闭的皇城是一个很好的培养皿,从小就在勾心斗角中长大的宦官自然而然的也就学会了察言观色、阿谀奉承和权谋之术。

  朱元璋制定限制宦官的措施和法令的本意是想维护皇权,然而在现实中却是行不通的。如朱元璋不允许宦官干预政事,但在封建集权的体系中,帝王作为处理政务的核心枢纽,事事都离不开近身的宦官,法令只能约束一时,岂能长久!

  此外,朱元璋不允许内臣读书识字,然而如果内臣不识字,又如何能管理好庞大的内府事务?而身处皇帝身边的宦官之首——秉笔太监如果不识字,又如何代替皇帝在内阁的票拟上批红呢?

  所以到明宣宗朱瞻基时,就不得不在内府设立内书堂,选一些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他们读书识字。

  朱元璋废除丞相的本意是要达到皇权独揽,然而皇帝作为封建集权体制的核心枢纽,一人又难以处理诸多事务,必须借助内阁“票拟“和司礼监的秉笔太监”批红“。由此,内阁首辅逐渐成为没有相名的宰辅,秉笔太监则逐渐成为”内相“。

  我想,这也是朱元璋的无奈和悲哀之处吧。

  【文/白依依,红歌会网专栏作者。本文原载于公众号“地火依燃”,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