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自由与俄国革命
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出版自由的发展经过两个阶段——夺取政权前的革命斗争阶段和夺取政权后的无产阶级专政阶段。在俄国,这两个阶段的界标就是1917年10月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在夺取政权前的革命斗争阶段,列宁的出版自由思想的特点是,教育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认识资产阶级民主。充分地利用资产阶级民主,为无产阶级争取出版自由,要用无产阶级的报刊对抗资产阶级的报刊,用革命的宣传打破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的反革命宣传,教育工农群众,组织阶级力量,为夺取政权做好舆论准备。
列宁在这一阶段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如下:“在工人阶级夺取全部政权的斗争还没有提到日程上来的时候……一定要利用资产阶级民主形式”,去争取尽量多的政治自由。因此,争取出版自由是“工人的迫切事情”,是党的最低纲领所规定的政治目标之一。
为了切实保障并扩大揭露旧世界、宣传新世界的阵地和“讲坛”,无产阶级政党应当“利用甚至最小的合法机会”,“发行公开的出版物”。但是,“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党的秘密报刊。要立足于秘密报刊,争取公开报刊,争取把秘密工作和公开工作结合起来。”
列宁曾多次讲到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前,利用资产阶级民主形式,争取出版自由的必然性、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利用民主自由的口号向资产阶级争自由,争权利,这是一个使资产阶级难堪而又无法改变的规律,是历史的必然。
在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中,资产阶级虽然可以站在斗争的前列,成为革命的领导者,但他们人少力单,不足以战胜盘根错节的封建顽固势力,因此,不得不动员无产阶级的力量为他们冲锋陷阵,以此火中取栗。对无产阶级来说,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平等、自由的果实。但是,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得到了思想武器,他们懂得了平等权利对人生的意义,懂得了出版自由在革命中的强大威力。因此,当无产阶级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当无产阶级开始成长为“自为的阶级”的时候,当无产阶级的阶级组织开始形成,因而能够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政治和经济的斗争的时候,他们就会如列宁所形象地比喻的那样“把枪支从右肩移到左肩”,即“用资产阶级革命供给他们的武器,用这个革命给予他们的自由,用清除了农奴制的基地上所产生的民主设施,来反对资产阶级本身”。这个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已为许多国家的革命斗争实践所证实。
列宁非常强调争取出版自由的必要性。他在革命初期就指出:“俄国正像人需要空气一样需要政治自由。没有出版、集会、结社和罢工的自由,俄国就不能生存和发展,首先和特别需要这些自由的就是无产阶级”。在专制统治的沙皇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没有任何民主和自由。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创办报刊,谋求言论、出版的自由,是势在必行的革命需要。因为只有争得了出版自由(尽管是有限的暂时的),才能够出版报刊书籍,才能获得宣传马克思主义、同现存制度作斗争的讲坛和武器。正在这种意义上,列宁教导说:“不进行有群众参加的争取共产主义报刊出版自由的革命斗争,就不可能准备实行无产阶级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