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败给毛泽东的主要原因
你的战略眼光没有毛泽东长,甚至有些时候你是按照毛泽东的意愿走。
毛泽东的超前战略眼光是你不可比拟的。
在大革命失败的时候,毛泽东能够从革命中心走向偏远的农村,而不留恋高位和权力,是因为他早就看到大革命失败是必然的。
因为当时的队伍里,不仅是你蒋介石一个人,是N个与你思维方式一样的人,目光短浅的人,并且他们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和工作能力,对革命已经失去了信心,进而叛变革命。譬如汪精卫,更是如此。他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干涉(包括经济支援和军事支援),他看到军阀的实力和自私自利,他看到群众的从众心理,他看到的国际国内形势,他叛变了革命,他最后也叛变了祖国和人民,沦落为一个汉奸。
在中国共产党多少队伍中,在中国共产党初期的领导人中,在共产国际高层中,有谁想到中国革命的正确路线是“农村包围城市”,有谁想到去大山深处打游击。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在井冈山站稳了脚跟,邀请了朱德,引来了彭德怀,使革命队伍越来越大,并建立的中央苏区,取得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在四渡赤水中,他用围魏救赵的计策,让你把云南的滇军调出保卫贵阳,让龙云调部队保卫保卫昆明,让出来通往四川的道路。
在西安事变中,他能冷静处理,让你成为中国的领袖,而不是借机除掉你。不仅带领共产党拥护你抗日,还支持、说服很多爱国将领支持你。你不得不这样做,因为这是当时社会的“势”,必然的趋势,全国人民人心所向。他借“势”,你不得不服从这个“势”。
在抗日战争开始后,他写出了论持久战。后来的事实也印证了他的判断。这就是战略眼光,长远判断。
在抗日战争中,他深知你破坏抗日统一战线,制定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方式。
在抗日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他就深知你不会对放弃独裁,不会真正实现民主,而做好了抢占东北的布局。事实证明了他的布局多么正确,东北胜利后,东北大军已经有席卷中国之势。
在抗战胜利后,他深知你假和平的阴谋。连续两次对你的邀请不予理会,而是让你把邀请毛泽东的调子唱的更高,宣布去重庆谈判。把“球”踢给了你,同时在重庆广交民主人士,让很多本来被你迷惑的民主人士,成为了共产党的盟友。同时,深知你欺软怕硬,顾及国际、国内的影响,他在去重庆谈判期间,让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做好坚决的反抗斗争,不让你的阴谋得逞。
在重庆谈判中,他主动让出华中、华南的根据地,制定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思维,既赢得国内人民和民主人士的支持,也让分散华中、华南的部队顺利撤到北方,壮大了华中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