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忘记“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初心”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
每年的5月1日,全世界的劳动人民都会庆祝属于自己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然而这个属于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却是百余年前美国芝加哥的工人们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他们不畏强权,为了工人利益奔走呼号的身影也定格成了历史的永恒。
“五一”国际劳动节其实是个战斗的纪念日。19世纪80年代是美国工人运动史上的转折时期。当时,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正高速发展,美国工人和许多国家的工人一样,工作繁重,工资很低,工时很长,一般为10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2-15小时。极低的报酬,超长的工作时间,工人们的待遇并未随着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产生实质性的变化,工人们的不满情绪不断累积,最终导致了罢工活动的发生。马萨诸塞州一个鞋厂的监工说:“让一个身强力壮、体格健全的18岁的小伙子,在这里的任何一架机器旁边工作,我能够使他在22岁时就头发变成灰白。”沉重的阶级压迫激起了工人们的巨大愤怒。
1877年美国铁路工人罢工
1877年,发生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大罢工。当时,美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组织迅速增加,工会会员人数剧增,非熟练工人和半熟练工人纷纷参加罢工。他们要求改善劳动与生活条件,甚至要求全面改变经济制度。当时,广大群众普遍要求缩短工时,提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的口号,并为此进行斗争。有的工人说:“我们要有一个由工人自己制定的法令,规定从某一日起每日实行八小时工作制。”19世纪80年代初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主要限于立法活动。但1882年,时任美国总统切斯特·阿瑟宣称:“我不认为八小时工作制的法律是符合宪法的,而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够使我实施一项不符合宪法的法律。”美国工人忍无可忍,走上街头,开始进行全国性的声势浩大的斗争。作为美国大资产阶级的代表,美国总统的这番话反映了当时的美国大资产阶级的态度。
1886年5月1日,美国1万多个单位的35万工人开始举行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罢工。芝加哥、纽约、波士顿、匹兹堡和华盛顿等城市的男工、女工,黑人和白种工人以及侨民,都投入到这场历史性的斗争中来。当时在罢工工人中流行着一首《八小时之歌》,歌中唱道:
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
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
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
从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思考。
我们要晒晒太阳,
我们要闻闻花香,
我们相信:
上帝只允许八小时工作日。
我们从船坞、车间和工场,
召集了我们的队伍,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