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集中制的由来及其它
在西方国家,人们愿意参加哪个党,或不参加任何党,都是个人的自由,不值得大惊小怪。相同政治思想的人聚集在一起,就可以成立个党。在美国肥皂剧《老友记》中,就有两个男生结了一个党,去反对一个他们讨厌的女生瑞秋,这个党就叫“反瑞秋党”。这确实是国人难以想象的,所以中国人往往“友邦惊诧”,以为党将不党了。
西方社会的政/党,原本跟东方国家大不一样。英语中“党”叫做Party,也正是集会的意思。一点没有那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味道。
在中国,例如白莲教和天地会那样的传统组织,和西方国家的“政/党”有天壤之别。在西方世界的所谓“政/党”,必须是允许分裂的,必须是党员进出自由的。但中国不是。在武侠小说中,中国无论帮、派、教,都有“清理门户”的传统,这就是纪律。背教出门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例如背叛明教的紫衫龙王,华山派弃徒令狐冲等等。我不知道小说中事实是否准确,但我想在帮派问题上,可能大致差不多,凡是加入了组织的人,就要严守帮会纪律,就有义务和帮会老大“保持一致”,不得有自由思想。也就是,不管个人自己的知识和想法如何,都不能允许“独立思考”,永远不能背叛组织。(我这里说的是指“思想上”的反叛,而不是指出卖朋友和组织的那种背叛,后者是伤天害理的,但这种人往往是为了金钱什么的、而不是信仰)
中国的政/党政治始于孙中山。孙中山正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来建立国民党的。他的民/主路线图是:军政 — 训政 — 宪政。训政,训什么?谁来训?当然是训老百姓,由国民党的领袖来训。
国民党及其前身中华革命党,与中国传统的政治组织也有着很深的渊源(孙中山参照帮会规矩创立中华革命党,因其严厉的纪律招致部分前同盟会成员的极大反感。他的继承者蒋介石本人就曾是青帮成员)。
蒋介石继承了孙中山的组织纪律,并且有过之有无不及。他不承认当时的反对派共产党的和平存在,而且采取了极端残酷的屠杀政策,因而引发了共产党人的武装反抗和革命,最终推倒了庞然大物蒋介石。
集中制的政/党,源于俄国的社会民/主工党。即使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起初也是西欧北美的那种Party。后来才在列/宁手上,改造成拥有严格纪律的党,例如个人服从组织、全党服从中央、每个党员都必须在一个支部工作、交纳党费、完成党交给的任何任务即布尔什维克(俄文意为“多数派”),反对列/宁主义建党原则的派别,则称为孟什维克(意为“少数派”)。其实布尔什维克在党内基本上处于少数,但它在革命中表现出非凡的战斗力,表明它适应了俄国革命的情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