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风尘:东北经济的重工业之殇

2023-03-30
作者: 叶风尘 来源: 红歌会网

  东北经济的起步和发展,伴随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得益于自身卓越的自然条件,东北曾创造过三次历史辉煌:第一次是张作霖统治时期,至1930年,东北的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0%,这个指标,一直到2004年,全国才实现。第二次是伪满时期,至东北光复的时候,全国80%以上的GDP集中在东北。第三次是新中国建国以后,那时候苏联援建中国156个项目,其中有57个项目落户东北,至1960年,东北的工业产值占全国的25%,虽然比重下降,但仍然对全国经济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东北的衰落,见于改革开放之后。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爆发了国有企业下岗潮,东北是重灾区。同样是国企,南方的国企,大多是私有化,东北的国企,大多是破产。进入新世纪,国家推行了振兴东北的计划,东北经济有所回暖,但是往日不再,从2014年开始,东北经济突现断涯式滑落。今日之东北,人口流失,经济低迷,饱受国人的冷眼。

  气候?体制?人口素质?地理环境?恐怕我们所能想到的一切答案,都不是东北经济的真相。为了东北的振兴,各路专家学者做客东北,献计献策,基本上都是隔靴搔痒,鲜有真知灼见。比较有影响的,是2017年林毅夫带队到吉林,提出了一份“吉林报告”,其中着重提出了东北要补上轻工业的短板。

  曾记何时,东北经济的结构完整、配套齐全,涵盖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以长春为例,汽车、客车、拖拉机、军工、电视、洗衣机、自行车、纺织、建材、烟草、电子、橡胶等等,工业体系门类齐全,种类繁多。忽然一夜,东北的轻工业集体消失了。今天的东北,主要倚重的就是重工业。振兴东北,振兴的也是重工业。即使这样,由于增长乏力,东北的重工业优势也在逐渐失去。为什么没有轻工业,经济就不行了?我们要到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中寻找答案。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中心思想,是剩余价值论,基本观点就是劳动价值是由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两部分构成的;剩余价值论的重点环节,在价值转形,讲的是剩余价值如何在不同劳动力的身上进行分配。原则上,劳动力价值要符合按劳分配,剩余价值要符合按资分配。同一个劳动力的身上,存在两个不同的分配原则,导致了劳动价值不符合按劳分配,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价值和价格的分裂。没有经过剩余价值重新分配的劳动价值,是“原始价值”,这个价值不能进行交换;经过剩余价值重新分配的劳动价值,是“转形价值”,这个价值才可以进行交换。

  价值转形是很复杂的理论,至今全世界都没有完整的数学模型去解释这个理论。这个理论很重要,它能告诉我们价值是怎么来的?如何把价值转换成价格,所以它可以解释经济学的很多现象。要说它的实际意义,先来举个例子。有大小两个国家,都是一穷二白,两个国家都是封闭经济体,都想发展自己的工业,问哪个国家更容易获得成功?

  人类劳动都可以抽象成无差别劳动,所以工人和农民的劳动价值是相同的;在一个国家中,劳动力可以充分流动和竞争,原则上工人和农民都具有同样的消费能力,所以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力价值也是相同的;因为前两者都是相同的,所以工人和农民的剩余价值也必然是相同的。农民不需要资本,所以农民的剩余价值肯定不在自己身上,那就只能在工人的身上。

  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工厂都是一座一座建立起来的,每座工厂的规模都差不多。要建立这么一座工厂,首先需要从农民身上积累的剩余价值。工业化起步阶段,大国的农民和工人之比,要远远大于小国的农民和工人之比,所以大国的工业从农业身上获得的剩余价值要远远大于小国的工业从农业身上获得的剩余价值。此时,大国的工业产品的“转形价值”要大于小国的工业产品的“转形价值”,亦即大国的产品价格可以卖得比小国更高,所以大国工业的收益率要大于小国工业的收益率。

  即使是大国,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民和工人之比也变得越来越小,农业为工业所提供的剩余价值也就越来越少,所以工业产品的价格越来越低了;再往后来,工业化的发展,带来了效率提升,对于某种特定的工业品来说,它所需要的工人也越来越少了,所以该工业品的价格还会越来越低。如果此时大国和小国之间,选择彼此开展自由贸易,那么这个大国就可以凭借自己的价格优势,对这个小国的工业产品实行价格碾压,进一步确定自己的工业优势。

  建设工业化国家,不仅是不同国家的难度不一样,就算是同一个国家,不同种类的工业所面临的难度也是不一样的。难干的,是重工业;容易干的,是轻工业。在这里,重工业指从事生产资料生产的产业,轻工业指从事生活资料生产的产业。除了重工业和轻工业,社会上还存在大量的第三产业,它的权重往往高于重工业和轻工业之和,而且有逐年提高的趋势。第三产业的“产品”是服务,主要面对的是消费者。它对资本的依赖较小,存在大量富余的剩余价值。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谁能拿下这部分剩余价值,谁就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提出了价值转形的一个重要规律,平均利润率规律,也就是剩余价值将按照资本的权重,在不同的企业之间进行分配。然而马克思还是有一个疏漏:平均利润率规律并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重工业和轻工业分别遵守平均利润率规律,但是两大工业之间则不遵守平均利润率规律。具体说,生活资料的剩余价值(含折旧)只能在生活资料领域内分配,生产资料的剩余价值(含折旧)只能在生产资料领域内分配,两大部类之间不存在价值转形。

  这里给出一个证明。假设存在价值转形,第二部类(生活资料)向第一部类(生产资料)转移剩余价值A,那么第一部类的剩余价值将增加A,第二部类的剩余价值将减少A。由于第一部类的劳动力价值等于第二部类的剩余价值,所以第二部类的劳动力的价值也将减少A。这样,第一部类的剩余价值增加部分等于第一部类的劳动力价值的减少部分,于是第一部类的劳动价值没有发生变化;同理,第二部类的劳动价值也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两大部类之间不会发生价值转形。

  第三产业和轻工业都是面向消费者,所以两者都属于第二部类,这样第三产业剩余价值就只能向轻工业转移,绝对不可能向重工业转移。由于轻工业接受了大量转移来的剩余价值,轻工业的“转形价值”要高于轻工业的“原始价值”,而重工业没有接受外界的剩余价值,所以重工业的“转形价值”等于它的“原始价值”。同等大小的资本,轻工业获得的剩余价值将大大的高于重工业。

  重工业负责为重工业自身和轻工业提供生产资料。由于轻工业获得的剩余价值更多,所以轻工业的增长要大于重工业的增长。这样的发展是不均衡发展,不可持续。表面上看,轻工业的剩余价值很多,有很多以剩余价值形式存在的生活资料可以用来交换生产资料,但是重工业的发展太慢,不能为轻工业的发展提供足够多的生产资料。这样,轻工业积累的生活资料,因为缺少与之交换的生产资料,就成了过剩的生活资料。这就是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就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周期性的发生。后来,凯恩斯提出了消灭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扩大公共开支。目的有两个:一是增加政府消费,消化过多的生活资料;二是将钱用于社会的基础建设,相当于政府投资一部分重工业。

  重工业是不可能和轻工业比挣钱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逻辑,很容易就得到了这个结论。重工业不挣钱,不代表重工业的作用低。重工业是工业的母体,没有重工业,哪里来的轻工业呢?除了重工业的长期积累,中国轻工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当年的外向型经济。这样的发展并非和重工业无关,而是抓住了当年发达国家转移制造业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总之,重工业的不挣钱是市场经济的先天性缺陷,非人力可为。对此有两种对策,一是听之任之,利用经济危机去调整两大工业之间的生产平衡;二是积极作为,增加国家对重工业的投入和财政补贴。对于东北自己来说,应该深刻反思地区经济现有的工业布局,补上轻工业的短板,收回轻工业的失地。

  【文/叶风尘,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