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雄:关于淮海战役指挥权的一些疑问

2024-08-10 8875 16
作者: 彭志雄 来源: 红歌会网

  关于淮海战役指挥权的一些疑问

  ——读《毛泽东军事文选》(内部本)“关于淮海战役的电报”

  彭志雄

  小平同志无疑是淮海战役的重要当事人之一,尽管他是战役打响之后加入进去的。但由于他在党内军内的地位,他的说法引起军史爱好者的高度关注,是非常正常的。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十日,他在会见编写二野战史的老同志时说:“淮海战役……毛主席对我说:‘我把指挥交给你。’这是毛主席亲自交代给我的。淮海战役的部署决策是我根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指示主持决定的。”(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对二野历史的回顾》P342)小平同志的这个说法,让许多军史爱好者产生质疑。军史爱好者们认为,淮海战役最先是粟裕提出的“小淮海”,后来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根据战场形势变化,决定打“大淮海”。此时,我军在淮海前线的主要军事指挥员是粟裕他们。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在西柏坡。中原我军和小平同志正在郑州作战。这么一种情况下,毛主席如何“亲自”将淮海战役的“指挥”交给邓,大家感觉不好理解。但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在指挥淮海战役的电报中,确实有多封电文涉及指挥权问题。笔者学习多次,仍有不少疑难之处没有理解。现分述如下:

  一、陈毅是华野司令员兼政委,为什么一直随中野行动,“刘陈邓”组成中野指挥核心小组,而不是“陈粟谭”指挥华野作战?这么大的战略决战,第一军事首长不在所部指挥作战,令人难以理解。

  二、收入内部本的电报共六十四封,时间从一九四八年九月二十五日~十二月三十一日,几乎涵盖了战役全过程。从电文内容看,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指挥非常精细,有时牵涉到师甚至敌人的一个团。如,一九四八年十月三十日五时致电饶粟谭并告刘陈邓:“只有一点,分为七日、八日两晚发起作战,是否有使黄兵团闻声警觉,于八日白天你们尚未接近该敌时,迅即收缩集结之虞?”这是关于战斗发起时间的考量,毛主席都思虑到了。从电报中我们至今仍然能明显感到毛主席指挥淮海作战,真是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思虑周密!

  六十四封电报,以粟裕为主要收报人的共39封,“并告粟”的共20封。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或陈邓为主要收报人的总共38封(与粟重叠,即一电同时发刘陈邓粟)“并告”刘陈邓或陈邓的18封。三人累计均不及给粟的多。而且特别奇怪的是,不少电报只发或并告“陈邓”而无“刘”,难道刘不是中野的军事主官吗,为什么毛指挥淮海大战的军事电报中,作为中野主要军事指挥员的刘出现次数反而少于“陈邓”?如果毛果真将淮海战役的整个军事指挥权交给了邓,那就应该多数电报以邓为主要收报对象。但综观全部电文,邓是处于次要军事指挥位置,不要说两个方面军,即便是中野,邓也是居刘陈后,要么是“刘陈邓”,要么是“陈邓”。这种情形,与邓之言是不吻合的,是不合情理的,是让人费解的。

查看余下6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6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6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