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人家 六十二
李工安排了五六个人,用小车推来一车一车的石板,都是在林溪庄园盖客房的时候,从地面上起下来的。沿着藕池,转圈都铺上了。铺石板的过程中发现,古人做的活儿还是真不简单,这些大石板居然还是可以锁在一起的。每块石板长一米二,宽六十公分,厚八公分,有的是双边有燕尾槽两个,有的是单边有燕尾槽两个,也有在宽面一边的中间有一个燕尾槽,可以用在直角拐弯处。。敷上水泥,量好距离,把石板错碴卧好了,对正燕尾槽 ,再用 小块燕尾石块楔进燕尾槽,就把几溜石板一块一块锁在一起了。
当初,在起这些石板的时候,李工和张姐都不让用破拆的方法,它们觉着以后可能还用得上,所以要尽量保护性拆除。研究了半天,总算是发现了窍门。原来,在过去的房基范围里,过去的人在铺这些石板的时候,都在门口位置,留下了往石板底下插撬棍的地方,只要把房间地面的一边撬起来 ,再用锤子轻轻敲打燕尾石,燕尾石被敲下来,石板就一溜一溜的分开了。如果不这样操作,地面就打不开,永远是一个整体,也没有什么高低不平,或者哪一块塌陷的问题。那些本身就在院子里的石头板,因为施展得开,更好操作一些,该保留的保留,碍事的一部分,就如法炮制,全起下来了。过去的工匠们把石匠活当木匠活来做了,真是构思精巧,令人佩服得心悦诚服。
铺石板铺了三天,活儿很漂亮。李工完全是在按照给林溪庄园施工一样的操作。看来,九号院的藕池,无论怎么说,都是被彻底征用了。 得了,我也甭说什么了,以后就踏踏实实地,给林溪庄园做个看鱼池子的工作人员吧,就算充实业余生活了,想想,也算不错。
我这儿还没有品味完对古人的崇敬之情,还在说服自己,心甘情愿地做一个看鱼池的工作人员的时候,爱妻来电话,判决书拿到手,官司打输了。刚才还愉悦满满地情绪,立马又感觉受到了什么打击似的,有点儿郁闷,有点乏味。现在,我争取用诚实的,客观的,没有任何加工的笔触,把这件事情,或者说过程,完整的记录下来,等我七老八十的时候,能拿出来看看,做一下对比,想着应该也是一件有点儿意思的趣事。
打官司共有俩次,一次赢了等于没赢,一次输了是真输。缘由嘛,还得从几年前买房的事情说起。眼看没几年就要退休了,退休了无事情可做,没什么追求了,当然各方面也没什么压力了,我和爱妻商量以后,决定在近郊区买一套房子,平常在城里没有什么事情的时候,就到郊区的房子里去住,尤其是夏天,郊区凉爽,空气也好,噪音也少,很是有利于已经退休的人,在那里世外桃源一下,优游娱老了就,谁还不想多活几年呢。 爱妻开车,我们俩在比较清静的,一个地广人稀的郊区,几经挑选,终于确定了一处,是一个马上就完工的小区的第二期。房子在二层,面积有一百零一米。三室一厅,毛坯房,南北通透,自采暖,统一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签了合同,付了全款,俩个月以后交房。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